广东检察机关2024年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779件3192人,同比上升均超六成

南方法治
+订阅

4月24日,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举行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题新闻发布会,通报2024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开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情况,发布典型案例。

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逮捕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162件3629人,同比分别上升17.25%、17.75%,逮捕1265件1854人,同比分别上升64.29%、68.24%;受理审查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324件4164人,同比分别上升35.59%、21.01%,其中,起诉1779件3192人,同比分别上升61.73%、62.94%。

突出对高新技术、关键核心技术、事关企业生存发展的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全省检察机关通过高质效办案,服务高科技企业。2024年批准逮捕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嫌疑人17件30人,提起公诉16件34人。深圳检察机关发布《商业秘密刑事保护体系建设指引(试行)》,针对商业秘密刑事保护的重难点问题,为企业开展商业秘密刑事保护体系建设工作提供清晰有效的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推进知识产权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融合履职,检察官在办理涉知识产权案件中,开展“一案四查”,同步审查是否涉刑事犯罪、民事侵权、行政违法和公益诉讼线索,为权利人提供全方位、综合性司法保护。2024年开展综合履职案件267件,同比上升281%。

广东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化水平。首先是强化刑事诉讼监督,重点监督有案不立、违法立案以及利用刑事手段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其次是精准开展民事监督,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监督案件228件。

广东检察机关还注重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护航科技创新。在强化协同保护机制建设方面,省检察院贯彻落实最高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本省工作实际,提出细化措施15条,与省市场监管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广东省落实<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任务分工表》。

在强化行刑衔接机制建设方面,广州、深圳、中山等地检察机关在省检察院联合其他部门签署的《关于强化广东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备忘录》基础上,积极与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建立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此外,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方面,省检察院与省法院、省公安厅建立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执法司法办案中的重大、疑难、复杂问题,强化协同保护。

广东检察机关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检察机构专门化建设,目前,全省90个市、县级检察院已设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或办案组。省检察院通过发布典型案例、举办知识产权检察业务专题同堂培训班、建立广东省知识产权检察理论研究基地等形式,不断提升服务科技创新的能力水平。此外,省检察院还专门出台文件,鼓励因地制宜加强与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等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的联系,各地检察机关通过设置检察工作站,将检察服务延伸至科技创新最前沿。

本次发布的10件典型案例,覆盖商业秘密、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地理标志等多个领域。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案例反映出犯罪手段更新、犯罪链条化、侵权领域拓展、地理标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新挑战等新情况新形势。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综合履职职能,通过打击侵权犯罪、维护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公共利益等举措,为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南方+记者 杜玮淦

通讯员 粤检宣

编辑 毛帅楠
校对 钟惠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