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叠翠绕江畔,鹊巢深处焕新颜。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春风里,大江镇鹊巢自然村以党建引领、盘活土地资源、开展绿化乡村为着力点,在阡陌间绘就绿美乡村的生动图景,实现鹊巢村乡村绿化、人居环境、绿美经济互促共进。
走进鹊巢村,560米环村绿道如翡翠项链镶嵌村中,占地1000平方米的公园里孩童嬉戏声与鸟鸣相和。这满目青翠的背后,是大江镇党委统揽全局的智慧。
该镇高位布局整体规划,把绿美功能布局和空间优化摆在第一位。拆危房56间、清运垃圾26吨,党员带头让地700平方米,硬底化巷道780平方米,让“一线三区”规划从图纸跃入现实。
与此同时,以民情日志“一线六民”工作法为抓手,该镇提速推进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工作,19栋农房改造顺利竣工。推行“党员示范+巾帼推动+群众响应”的“美丽庭院”建设模式,举办庭院建设活动2场、建成“美丽庭院”5个。全面清除“四旁”“五边”杂草,打造出21个绿化点位,带动周边村民260人次种植花卉苗木1114株,连片建成“先锋林”“青年林”等主题林4片,提升农村生态小板块14个,让昔日杂乱的村落在科学布局中重获新生。
随着生态画卷徐徐展开,如何将绿色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鹊巢村在土地改革中找到了突破口。
该镇牢牢把握农村“三块地”改革风向标,组织群众通过“闲置宅基地退出、腾挪整合、因地施策”的路径,补足产业发展短板,让全村生活、生产、生态空间联系更加紧密。
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鼓励群众精细化整合宅基地,按照“一户一宅”原则全面开展闲置宅基地排查,同时对约3433平方米存量未使用建设用地开展土地整治,推动1333平方米闲置宅基地进行权属转让。通过整合扩大现状小、散、独立的土地,腾挪结余约1980平方米的产业用地,顺应群众需求,大力培育荔枝、龙眼等经济苗木363株。挖掘林缘地段“边角经济”,以“党小组+林+N”的立体式种植模式,引进凤梨等水果开展林下套种,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种植43亩。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文化楼顶的光伏项目,该镇整合村内文化楼、新建农房屋顶等闲置空间,积极开展绿色电力项目洽谈,项目建成后这些“阳光存折”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闲置空间化作绿色银行。
绿意渐浓的鹊巢村并未止步,一场全民参与的共建行动悄然兴起。该镇以感召力抓向心力,推动“要我参与”变“协同共建”。
建立机制“护绿”。建立“红色园丁”管护机制,因地制宜划分21个绿化责任网格,确立每个绿化点位责任人开展日常维护,并依托“双报到”机制推动7个党组织下沉参与管护。同时将苗木后期管护纳入村规民约,推动农户主动认领管护任务,解决枯枝杂草去除不及时等问题23个。
示范带动“增绿”。注重典型引路,结合绿美管护和人居环境整治贡献度,评选出2户“百千万工程”典型户,通过积分兑换等激励措施,进一步带动群众投身绿美乡村生态建设中。
全民参与“兴绿”。抢抓“绿美新兴大擂台”活动宣传造势契机,发动互助工作队力量面向广大村民、热心人士发起“共植绿境鹊巢”公益募捐活动,动员10多名杰出热心人士认捐树木324棵,筹集绿化管护社会资金6.5万元。
当前,鹊巢村正以“绿”为底色、“富”为成色、“美”为亮色,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鲜活注脚。这片土地上的每片绿叶都在诉说:当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同频共振,美丽乡村便不再是遥远的乡愁。
撰文:梁晓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