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上午,《2024年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广东将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行动,优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
知识产权是产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局长陈新烈表示,去年以来,广东加快推进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与高水平运用,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多个部门出台了《推进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若干举措》,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和强劲的动能。
截至2024年底,广东发明专利授权量16.88万件,发明专利有效量79.23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6.77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34万件,有效商标注册量906.46万件,均居全国第一。广东省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我省2023年专利密集型的产业年度增加值为2.54万亿元,占全省GDP的18.4%,知识产权有力支撑了广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广东将积极推进知识产权全链条的工作,落实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的若干措施,服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培育产业知识产权源头活水。坚持引导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合规管理,支持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制度运用及掌握核心专利能力,培育创建更多知识产权强企。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行动”,优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供给;支持企业开展高价值专利和商标品牌的培育布局,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开展重点产业发明专利优先审查,加快创新成果专利授权。
此外,还将深入推进产业知识产权强链增效。支持开展重点产业,如光芯片、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未来生命健康等产业领域的专利导航,梳理产业专利竞争格局现状,提升产业创新效率。鼓励开展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建设,优化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发展生态。
广东还将全力推动专利转化运用。围绕国家“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建设,持续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政策,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理增长。推动专利转让交易,重点推广专利分阶段许可模式,即按不同时间阶段设定不同许可费率;推广交叉许可模式,引导专利权人协商将各自的专利权相互许可给对方使用,提升许可市场活力。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专利开放许可试点,推动技术多场景应用,进一步释放专利市场价值。
南方+记者 宾红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