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一个名为“美的湿地公园营地”的网红打卡点横空出世。这家依托那龙河碧道与湿地公园,集合书吧、咖啡、露营、烧烤、儿童玩乐区、篮球场等为一体的营地,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是休闲和亲子互动的好地方。
其实,同样的产品还有坐落于阳东区竹篙山公园的大山美术馆——既是美术馆,也是咖啡店。集艺术展览、文化交流、休闲餐饮于一体,“Buff”叠满,成功激活了市政公园运营的新活力,成为区域文旅发展的全新引擎。
它的操盘者就是郑敏。郑敏在设计领域深耕多年,以对城市发展趋势的敏锐洞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几年前回到家乡阳江。凭借独特的经营理念与创新的运营模式,第一个“吃螃蟹”,打造出一系列别具魅力的文旅商业项目。
破旧立新,构建多元休闲空间
走进大山美术馆,丰富的功能区令人眼前一亮,现主要对外展示的是陈醉老师的作品,展厅内光影交错,仿佛置身于画中世界。对外开放的阅览区,1.7万多册图书,涵盖文学名著、艺术鉴赏书籍、自然科学读物,满足不同游客的阅读需求,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在自然中沉浸阅读的静谧空间。
人大代表茶室则弥漫着袅袅茶香,游客可以在此品味香茗,与人大代表面对面交流,放松身心、享受惬意时光。定期举办的各类书画展览,展示本地艺术家的创作成果,以及优秀的书画作品,让游客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感受文化的熏陶。
这些功能区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游客可以在欣赏完书画作品后,到茶室或他木咖啡稍作休息,品尝香茶、咖啡,再去阅读区挑选一本心仪的书籍,享受阅读的乐趣,感受欢乐时光。这种多元化的休闲空间,吸引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游客前来,为大山美术馆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客源基础。
“美术馆是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场所,人大代表茶室和人大书吧的存在为这里增添了一份亲民气息和实用功能,群众在欣赏艺术之余,可体会到‘喝的是清茶,聊的是民生,谈的是社会治理’,真正实现了艺术与生活的无缝衔接。”郑敏也是人大代表茶室设计师,在设计人大代表茶室和书吧时,始终将便民与互动作为核心设计理念。
他期望打造的这个空间,不只是供人休憩放松的休闲场所,更能成为一座紧密连接群众与人大代表的沟通桥梁。茶室特别规划了人大代表接待区,在空间布局上独具匠心,既保持相对独立,确保人大代表与群众交流时不受外界过多干扰,又与茶室和书吧的整体空间自然融合,毫无突兀之感。
创新经营,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
大山美术馆的成功运营,创新经营模式功不可没。在经济营收方面,团队积极开拓多种消费项目,实现盈利多元化,同时严格把控成本,确保经营的可持续性。
“城市的角落里,一些废弃的场地、老旧的建筑被遗忘在时光的角落,也能变成城市休闲的新场所。”郑敏的第一家咖啡店选址就是曾经的养鸡场,位于碧桂园楼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角落,在他的精心设计和改造下,摇身一变成为年轻人喜爱的休闲咖啡馆。简约而不失格调的装修风格,搭配温暖柔和的灯光,营造出舒适惬意的氛围,为后续项目积累了经验与信心。
如今的大山美术馆内,他木咖啡成为重要盈利点之一。独特的合伙人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合伙人既是员工,又参与店铺分红,他们全身心投入店铺经营中,从咖啡制作到服务顾客,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极致,提升了店铺整体品质与盈利能力。
除咖啡业务外,场地出租和团建类活动场地出租也为美术馆带来可观收入。企业团建、主题派对、艺术培训等各类活动在此举办,热闹非凡。“通过举办这些活动,不仅增加了经济收益,还大幅提升了美术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多人因为活动了解大山美术馆,进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郑敏介绍。
美的湿地公园项目同样是郑敏团队的“得意之作”。起初,这片依那龙河畔、环境优美的公园缺乏商业氛围。与阳东区国企金锋集团一拍即合后,团队引入集装箱建筑,打造特色灯光,增加商业元素,将其定位为年轻人的“潮社区”。通过举办露营活动、打造轻餐饮街区等举措,成功吸引群众前来游玩消费。目前,已有21家商铺入驻,每到夜晚和周末,这里灯火辉煌、人流如织,成为城市夜生活新地标。郑敏透露:“虽然目前以轻餐饮为主,但未来我们计划继续拓展商业种类,打造更具特色的商业步行街,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吸引力与盈利能力。”
多方合作,带动区域文旅发展
在项目的运营过程中,郑敏摸索出一套创新的合作与经营模式,实现了多方共赢。与金锋集团合作时,双方采用分成模式,金锋集团提供场地,郑敏团队负责运营管理。这种合作方式不仅解决了场地难题,还充分发挥双方优势,为项目成功运营提供保障,带动阳东文旅产业迈上新台阶。
在商家合作方面,合伙人制度成效显著。以咖啡店为例,合伙人制度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为有创业意愿的人提供了宝贵平台。在选择合伙人时,郑敏有着明确标准:“我们倾向于选择沟通能力强、有创业热情、思维新颖的人,与他们携手打造优质店铺,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
事实证明,这种模式下的店铺经营状况良好,合伙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为美术馆商业板块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不过,项目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停车场规模小、停车难问题每逢节假日便凸显出来,车辆拥堵甚至蔓延至湖对面桥上。面对这一难题,郑敏积极与周边楼盘沟通协调,争取更多停车资源,同时着手规划新停车区域,以满足游客停车需求。
商业规划方面,郑敏也在不断探索调整。当前,美的湿地公园商业业态以饮品为主,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为改变这一现状,他计划引入小吃、文创等多种业态,丰富消费者选择。同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园区内商家均办理营业执照,并定期接受检查,确保消费者放心消费。
此外,郑敏深知活动策划和推广对项目发展的重要性。当下,他借助微信、小红书等线上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拍摄精美短视频吸引潜在客户。同时,计划举办国风活动、美食节、周末徒步等线下活动,增加项目趣味性与吸引力,持续保持项目热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消费。
大山美术馆和美的湿地公园运营成功的经验,激活了公园经济,为其他项目提供了宝贵借鉴。郑敏和他的团队以创新为笔,在城市与自然之间勾勒出独特的文旅画卷;以责任为墨,渲染出城市发展的温暖底色。
展望未来,郑敏满怀信心,随着文旅产业的不断发展和文旅融合的持续深化,他与团队将继续深耕,不断创新,为阳东文旅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让阳东的公园都能成为区域发展的亮丽名片,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带动周边文旅产业实现更大飞跃。
撰文:赵强 陈倩彬
图片: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