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评论员:探索浩瀚宇宙,追梦永不止步

南方评论
+订阅

文丨南方日报评论员

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这一天,既有航天科普系列展览、航天文化艺术论坛等宣传活动,也有最重头的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叩问苍穹,逐梦不停,我国太空探索稳步推进,正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奋勇前行。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九天揽月的梦想,航天梦也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从1956年新中国创立自己的航天事业,到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再到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一项又一项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比如“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60多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在无数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艰难历程,同时也在不断刷新着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新高度。

新征程上,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已步入快车道,探索宇宙的脚步更加铿锵。回顾过去一年,我国累计发射运载火箭68次,创历史新高;嫦娥六号在历时53天太空往返之旅后,带回1935.3克月球背面样品,创造中国航天新的世界纪录;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实现第五次“太空会师”,中国空间站“70后”“80后”“90后”航天员齐聚;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成功回收,空间技术发展和应用有了更强支撑;探秘地月最强“传声筒”,提出搭建“鹊桥”通信方案,嫦娥翩然落月背不再遥不可及;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首次投入使用,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仰望星空,追梦不止,中国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把每一个任务结束的终点,当作接续创新的起点,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

中国航天人一直在路上。今天,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二十号乘组再叩苍穹,将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太空会师”。天问二号任务也提上了日程,正按计划开展发射前准备测试工作,将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任务。再进一步看,2026年前后发射嫦娥七号、2028年前后发射嫦娥八号、2029年左右下一代北斗系统开始发射组网卫星、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2035年前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一份争分夺秒的时间表,映照着中国航天人砥砺前行的脚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快,也必将在浩瀚宇宙书写更多令世界瞩目的东方传奇。

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中国航天日不只是航天人的纪念日,也是14亿中国人的航天日。伟大的航空事业,需要在汇聚力量中不断壮大,在薪火相传中不断推进。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面向未来,全面建设航天强国,必须大力弘扬航天精神,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懂航天、爱航天、干航天,让航天梦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确保中国航天事业后继有人、生生不息。也希望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继续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正在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一点点实现。探索浩瀚宇宙,追梦永不止步。让我们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勇毅前行,续写更多星辰大海的中国奇迹!

编辑 毛帅楠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