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天最高40元,中山镇街集中上线智慧停车

南方+

中山市东凤镇近日发布智慧停车二期项目运营上线预公告,1401个泊位被纳入其中,涉及该镇中心区域的20条路段。

算上东凤镇,今年以来阜沙镇、横栏镇、小榄镇、三乡镇等多个镇街先后发布实施或招标智慧停车项目,近1万个泊位被纳入其中。而自2019年小榄镇率先在中山市各镇街中实施智慧停车项目以来,中心城区以及周边12个镇街陆续接入全市智慧停车平台,实施收费管理,纳入管理的泊位近3万个。

东凤镇智慧停车项目实施路段东海二路。 

东凤镇智慧停车项目实施路段东海二路。 

 初衷 

提高车位利用率,减少“僵尸车霸位”

4月23日中午,南方+记者来到东凤镇智慧停车项目的实施路段之一——东海二路。这里是东凤镇的镇区中心区域,民居和商业店铺密集,路边停车泊位供不应求。

“以前很多车停住不动,来吃饭的人只能停远一些,不方便。”该路段上的商家冯先生告诉南方+记者,智慧停车项目上线前,周边路段泊位供不应求,一些住在周边的居民长期将车辆停放在此,导致停车位变得更加紧张。自2020年上线智慧停车系统后,周边停车位流动率得到提高。“好了一些,至少‘僵尸车’少了,(车辆)不会一停就是好几天。”冯先生表示,随着来往的车流人流增加,自家店铺的客流也得到一定提升。南方+记者在东海二路附近的收费泊位观察了半小时,先后有三辆车进出泊位。而在附近处于商圈范围的兴华中路上,泊位的使用频率更高。

随着机动车数量增加,中山镇街的停车管理问题逐渐出现,尤其是在人口较多的镇街,车辆乱停放、停车难问题突出。上马智慧停车项目是他们的共同选择之一。

东凤镇道路停车泊位收费标价牌。 

东凤镇道路停车泊位收费标价牌。 

以东凤镇为例,根据调查数据,截至2023年7月,东凤镇机动车保有量就已超过12万辆,年均增长约8%。全镇汽车保有量与公共停车位之比为1:0.3,目前停车泊位约3.7万个,停车位缺口约为10万个。同时,由于全镇停车资源分布不均衡、停车位周转率较低,进一步加剧了停车位供给矛盾。

为破解停车难题,近年来东凤镇一方面增加停车位供给,仅2023年全镇就新建停车位超过3000个,另一方面,实施智慧停车项目,其中项目首期就将3000个路内泊位纳入收费管理。

小榄镇也是中山的人口大镇,停车位供给矛盾同样突出。自2019年7月1日起,中山小榄镇正式实施智慧停车收费服务管理项目,成为中山首个实行路边停车收费的镇区。今年3月10日,小榄镇智慧停车三期(小榄片)项目第二运营段也正式启动运营,实施标准化收费管理,涉及3条路段,共300个停车泊位。而自2019年至今,小榄镇已有超过3000个车位纳入管理。企业和工业园区密集的火炬高新区则从2021年起上线智慧停车项目,东镇大道、明珠路、颐领路等主要路段泊位均被纳入管理。

不止“大镇”在行动,近两年来,中山市各镇街引入智慧停车项目明显提速,板芙镇、大涌镇、横栏镇和阜沙镇等镇街也陆续引入项目。

 效果 

单个车位平均周转次数增加超2倍

为让泊位“动起来”,加快流转,收费机制是关键一招。

中山城建集团下属中山管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智慧停车项目的统筹管理单位。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停车收费时段为7时至22时。按照中山市停车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不同路段的收费标准有所不同。依据《中山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公布中山市停车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的通告》(中发改价控〔2018〕316号),一类路段首半小时免费,免费时段过后,首小时收费4元,24小时内同一车次收费最高40元;二类路段,首半小时免费,免费时段过后,首小时收费3元,24小时内同一车次收费最高32元。三类路段,首半小时免费,免费时段过后,首小时收费2元,24小时内同一车次收费最高20元。

中山市停车服务收费政府指导价。

在收费机制的作用下,停车资源得到盘活。中山管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统一的管理平台,已推广应用5年。数据显示,平台注册用户超过47万人。实施智慧停车项目后,各个镇街泊位周转率得到了大幅提升,单个车位平均周转次数由6.29车次提高到14.02车次,比实施前增加了2.23倍。

 建议 

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让智慧停车“更聪明”

虽然项目让泊位利用率得到提升,但市民对项目有不同的看法。

“现在买菜就像比赛一样,半小时内就要开走。”在东凤镇,市民反映,由于路边停车免费时段过短,消费时间被压缩,造成不便。

为提高车位流动率,不少接入智慧停车系统的镇街将繁忙路段的停车免费时间设在半小时以内。但对于某些场所来说,过短的时长反而造成新的停车管理问题。一些农贸市场、学校门口路段被划设为智慧停车区域,原本“默许”临时停车变为需要支付停车费,引发一些车主投诉。为了避开停车位,车主在泊位外停放,反而造成道路拥堵。

中山市中心城区临时停放路段。  

中山市中心城区临时停放路段。  

另外,对于有长期在家门口路边停车需求的市民来说,每天20~40元的停车费用过高。这也造成部分市民放弃缴费。最近,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对多起拖欠路边停车费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判决相关被告需缴清欠费并支付利息。南方+记者从欠费名单上看到,欠费最多的车主欠费金额超过1万元。

针对上述问题,不少市民呼吁,应针对不同群体和路段的情况设置“个性化”的收费方案。比如,针对高频使用者,推出月卡等服务。针对学校和农贸市场等场所周边停车的情况,可以参照国内城市的相关做法,设置“临停等候区”和“即停即走”的接送区等灵活停车区间,减少校园和农贸市场周边拥堵,实现“即停即走”。

中山市中心城区收费停车区。  

中山市中心城区收费停车区。  

事实上,针对市民个性化的停车需求,中山也正积极开展探索。比如推出月卡服务,费用最低200元/月,办理月卡的车辆可在相应路段的泊位不限次数、不限时长停放。

中山管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收费不是智慧停车项目的最终目的。项目旨在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城市停车资源配置,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尤其是通过智慧停车系统,更好地管理和分配城市中的停车资源,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减少浪费。

除了停车管理,平台还积极联动“智游中山”、东莞“莞停车”、深圳“i深圳”等平台,实现平台互通、数据共享,并增加文旅资讯、跨市车位信息查询、一键导航等功能。市民游客可在平台上了解停车信息,掌握“吃、住、行、游、购、娱”等资讯,实现停车出游等多种功能。

撰文:雷海泉 伍杰

摄影:南方+记者 雷海泉

编辑 李姗恒 钟城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