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国家疾控局发布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打疫苗 防疾病 保健康”,旨在号召全社会共同行动以疫苗为“盾”,守护儿童健康成长,筑牢全民免疫防线。
在我国,疫苗分为两类:一种是“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居民应当按照政府规定接种的疫苗,由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另一种是“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公民自费接种的疫苗。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按照知情自愿的原则,是对免疫规划疫苗的进一步补充,可以使受种者获得更全面的免疫保护,预防更多疫苗针对疾病。
“免疫规划疫苗”一定要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根据需求接种。监护人应当切实保证适龄儿童按照规定及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保障儿童健康成长。预防接种证要保管好,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如有漏种,需要及时补种。“免疫规划疫苗”具体接种时间表如下:
接种服务:松山湖门诊信息
自2024年9月起,松山湖预防接种门诊全面实行免预约。居民们在门诊接种时间内,带上有效证件前往即可享受接种服务(多人份疫苗需注意开针日期)。
(一)中部站预防接种门诊
门诊地址:东莞市松山湖园区礼宾路6号松科苑10栋一楼
咨询电话:0769-22898629
服务时间:周一至周六(逢周日及法定节假日休息)
上午8:00-11:30 下午14:00-17:00
上午11:30-12:00、下午17:00-17:30为留观时间(不接种疫苗)
(二)南部站预防接种门诊
门诊地址:松山湖园区南山路11号102-106室
咨询电话:0769-22897736
服务时间:逢周三、周日开诊(法定节假日休息)
上午8:00-11:30 下午14:00-17:00
上午11:30-12:00、下午17:00-17:30为留观时间(不接种疫苗)
疫苗价值:科学数据与群体保护
(一)阻断传染病的流行
疫苗作为人类对抗传染病的重要工具,是预防、控制疾病和保护健康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预防接种成效显著,全球于1980年消灭天花,我国维持无脊灰状态,主要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降至历史最低发病水平,如我国1-4岁儿童中的乙肝流行率从1992年的9.67%下降到2020年的0.30%。这些成就印证了疫苗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核心价值。
(二)免疫屏障的基石
疫苗通过激发抗体和免疫记忆,形成群体免疫屏障。全球消灭天花、我国持续30年无本土白喉病例报告、新生儿破伤风消除等,均得益于疫苗接种的普及。
疫苗可以保护大多数人,接种疫苗的获益远远大于感染疾病造成的风险。接种疫苗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每一个人的接种都在为整个社会建立更强的免疫屏障。
(三)全生命周期健康护航
接种疫苗在保护人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出生后应按照免疫程序接种疫苗,青少年、成人、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疾病。
答疑解惑:破除误区,科学接种
Q1:疫苗是否安全?
严格监管:疫苗在上市使用前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程序,从而保证上市获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疫苗接种过程中,预防接种工作人员遵循科学、严格的工作规范,确保接种安全。
不良反应:常见轻微反应(发热、红肿)可自行缓解,严重异常反应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接种疫苗应提前了解接种流程和注意事项,接种前应如实告知接种人员自己或受种人的健康状况,接种后需留观半小时,可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Q2:为何需要多次接种?
免疫记忆强化:免疫系统需“强化训练”形成长期记忆。例如乙肝疫苗需完成3剂次接种,才能激发持久抗体。家长应严格遵循《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接种程序表》,确保保护效果。
补种原则:若错过接种时间,需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补种通用原则》尽快补种。
Q3:过敏体质能否接种?
非疫苗成分相关过敏(如食物、花粉)一般可接种,但对疫苗成分严重过敏者需专业评估。接种前应主动告知医生儿童健康状况,由专业的医疗评估来决定是否接种。
撰文:向熙航 韦基礼
来源:松山湖融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