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落地|大湾区产城速递

南方+

《大湾区产城速递》第695期

(1)东部通航低空融合飞行示范基地动工

近日,东部通航低空融合飞行示范基地启动会在盐田举行。该项目由深圳市东部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建设和运营,聚焦低空全链条要素,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融合空域运行示范基地、大湾区航空应急保障枢纽和大湾区低空展示交易中心,构建协同联动的产业生态体系。

活动期间,由东部通航、小鹏汇天、高度创新等企业联合开展了一场低空融合示范飞行表演。东部通航与21家低空产业链上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覆盖了运营场景拓展、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制造、无人机物流配送、通信技术、导航系统、监视设备以及反制技术、金融投资等关键领域。

(2)深港澳科技计划启动实施

《2025年度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深港澳科技计划C类项目)申请指南》日前发布,申请单位可从即日起至5月23日期间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申请书。

深港澳科技计划项目重点面向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成果产业化,包括三类项目。其中A类为深港、深澳联合资助项目,指深圳与香港、深圳与澳门通过政府间合作协议设立的深港澳联合资助项目,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局、香港创新科技署以及澳门科学技术发展基金联合征集、联合评审、联合资助。

此次深港澳科技计划C类项目重点支持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人工智能、高端装备与仪器、低空经济与空天、机器人、高性能材料、生物医药、海洋、合成生物、智能机器人、脑科学与脑机工程等领域的科技创新项目。立项项目不超过20个,单个项目资助资金不超过300万元。

(3)10家企业签约入驻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

近日,宝安区燕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正式开园。在开园仪式上,10家企业签约入驻。

宝安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与产业创新服务合作正式启动,现场签约的赛迪智能网联汽车检验实验室等6家产业服务单位,将协助宝安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全链条创新体系。

这10家企业涉及产业面积约13.8万平方米,产值约57亿元,每万平方米产值约4亿元/年。10家企业按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分,有全国第一4家,产业链关键环节三电系统覆盖率100%,全球头部车企及链主企业供应商8家。

(4)深圳专项债“自审自发”试点落地

目前,专项债“自审自发”改革试点已在深圳落地,首轮发债规模76.76亿元,并计划发行使用更大规模地方政府债券。

目前,深圳首批“自审自发”的8只新增专项债已成功发行,发行规模达76.76亿元。从发行结果来看,招标发行市场认可度高,承销商认购踊跃,招标边际认购倍数达2.47倍,总体加权平均发行利率1.92%,继续保持全国最低。

深圳在机制上,建立了发改管项目、财政管资金、主管部门管行业、项目单位落实债券申报发行主体责任的“三管一负责”部门间协作机制及市区“一盘棋”联评联审机制,各方形成合力;审核上,建立了“常态化申报+按季度审核”的评审机制,项目单位“随时报、不用等”,审核部门“集中审、加快核”。

2024年8月,深圳成功在香港发行7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连续第4年在港发债。簿记定价峰值订单规模达480亿元,订单倍数达6.9倍,创历史新高。

来源:21经济网、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宝安日报

撰文:邱永宽

更多《大湾区产城速递》


编辑 张秉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