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游:探秘“海上迪士尼”|赶海大湾区

南方+

02:01

牧场游:“现代鲁滨逊”的海上“十二时辰”|赶海大湾区

穿越超级工程,“放牧”蓝色伶仃(双桥游:用“超级工程”解锁“超级玩法”),海洋牧场平台宛若漂浮的海上城堡,挺立于海天之间。

这是鱼类肆意生长的家园。海洋牧场的智能网箱里,“鱼脸识别”系统精准投喂,鱼群顺着代码轨迹巡游。

海洋牧场,不只出产“海味”。

在探索海洋的过程中,人类不断迸发出享受海洋的新灵感。

“赶海”大湾区,牧场平台变身“海上迪士尼”,玩海的方法层出不穷。

海上城堡“格盛一号”海洋牧场。

海上城堡“格盛一号”海洋牧场。

这里是“观豚”的瞭望台。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赖以生存的家园,在海洋牧场平台,或许可以不期而遇。

这里更是“潜水者”的梦幻之境。辽阔的海没有束缚,玩家们可以不同姿势,投入海水柔软的怀抱,潜入五彩斑斓的海底世界,与珊瑚礁群编织出绮丽的童话。

大海并不意味着阻隔,而是通往欢乐的通途。

养殖产鲜、生态焕新、文旅狂欢“三合一”的海洋牧场,敢于“闯海”的湾区人,走在了“玩海”的前沿。

 “现代鲁滨逊”的海上“十二时辰” 

如果,水手鲁滨逊流落海洋牧场平台,他将迎来怎样的一日体验?

从珠江口出发,当海水颜色由浅变深,蔚蓝的伶仃洋展开胸怀,迎接着四海而来的游客。

清晨,手握特制钓竿踏上“格盛一号”海钓平台,咸涩海风扑面而来。抛出的鱼线如银链坠入蓝海,与章红鱼的角力即刻展开。

感受钓竿的震颤,看着水面泛起涟漪,亲手将鲜活的渔获拉出海面……这里是和鲁滨逊一样的海钓爱好者的乐园:每一竿抛下都可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正午时分,刚刚捕获的章红鱼,转眼便在大厨手中化作晶莹剔透的刺身。搭配牧场自养的贝类、虾蟹等海鲜,一场原汁原味的海上大餐,用最鲜美的食材,满足你对海洋风味的所有想象。

吃饱喝足的午后,换上专业的潜水装备,转身便可跳进神秘的蔚蓝世界。

平静的海面下,成群的鱼儿从身边游过,珊瑚礁上五彩斑斓的贝类、海葵摇曳生姿。每一次下潜,都是一次与海洋生态的深度对话。

暮色渐浓,登上牧场的观景台,静待一场海上日落的视觉盛宴。

夕阳将天空染成橙红色,余晖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智能浮标在暮色中依然闪烁,为这片海域增添一丝科技感。

幸运的话,还能看到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的身影,它们优雅的身姿与落日余晖相映成趣。

海风轻拂,浪花轻唱,这是大湾区最动人的海上田园诗。

当最后一盏作业灯沉入黑暗,潮水规律的拍打声成了摇篮曲,哄你入眠。

这一日,从与游鱼博弈到共豚影追光,海洋牧场以特有的时序密码,为每一位来客定制独一无二的“海味”记忆。

游客在“格盛一号”海洋牧场体验“放牧”。

游客在“格盛一号”海洋牧场体验“放牧”。

 玩海人,正盯上“牧场游” 

为什么要来牧场游?因为这里的每一刻都独一无二!

珠江口咸淡水交汇的“黄金海域”,是观豚赏景的天然舞台。

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红树林湿地、珊瑚礁群在此共生,构建了稀缺的“海陆空立体生态矩阵”,为文旅体验注入不可复制的自然魅力。

珠海桂山岛、深圳大鹏湾等所在海域,既是优质水产养殖区,也是天然的生态展示厅,游客能在同一空间内见证“渔耕作业”与“海豚共舞”的奇妙画面,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海洋牧场以生态修复重塑蔚蓝生机,更是变身寓教于乐的鲜活课堂。

曾几何时,广东漫长海岸线上,传统渔业过度依赖天然捕捞,让海洋生态不堪重负。

而如今,大湾区率先探索“海洋牧场”模式,通过投放人工鱼礁、运用智能养殖技术,在碧海之上书写“耕海牧渔”的可持续发展篇章。

当养殖网箱化身灯火璀璨的“海上城堡”,监测浮标化作夜空中闪烁的“海洋星辰”,海洋牧场超越了传统生产单元的定义,蝶变为集科技展示、生态保护与人文体验于一体的立体舞台。

向往海洋“牧场游”的人们,很多是潜水爱好者。在牧场平台安家的海域,海水极为透澈。潜泳者下潜到十几米的深处,海底“湾区”便一览无余。

海钓不再只是简单的渔获过程,而是串联起“垂钓-现烹-品鉴”的沉浸式美食之旅;潜水也不再局限于观光游览,更成为参与珊瑚修复、记录白海豚踪迹的深度生态探索。

这种将生产现场转化为体验场景的“双链融合”,让海洋牧场从“产鱼粮仓”变身为“生活秀场”,更在每一朵跃动的浪花里,镌刻着大湾区对“向海而兴”的全新诠释。

空中俯瞰“格盛一号”海洋牧场。

空中俯瞰“格盛一号”海洋牧场。

 “牧场+”串起多元业态 

尽管当前海洋牧场的休闲产业尚处蓬勃生长阶段,但这片蔚蓝疆域早已涌动着无限可能。

——以“澎湖号海钓”为主题的旅游休闲路线已经成为广东省11条精品休闲渔业线路之一,获得“广东省休闲海钓基地”等称号。

——国内首创的水体自然交换大型深远海养殖工船,“湾区伶仃”号将于今年6月交付使用。

——珠海市首个海上综合旅游项目——九洲浮岛牧场渔旅融合示范项目,进入了现场组装阶段。

——深圳大鹏湾国家级海洋牧场锚定珊瑚主题,在资源养护与休闲渔业间架起生态联结的桥梁。

从生态重构到场景创新,从科技赋能到体验升级,广东以4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为天然舞台,让“蓝色粮仓”的丰饶与“蓝色文旅”的诗意在浪花中交响。

“澎湖号”海洋牧场。

“澎湖号”海洋牧场。

在《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总体规划(2024—2035年)》指引下,“海洋牧场+”的复合模式正加速落地。

未来的海洋牧场,将打破观景休闲的传统边界,以“海洋+”为纽带,串联起渔业生产、生态研学、文化体验、科技展示等多元业态。

截至目前,广东省超百个海洋牧场项目破土动工,总投资额突破200亿元,6000余个重力式深水网箱与11座桁架式养殖平台在碧海之上拔节生长。

从“讨海”到“玩海”,从“生产”到“生活”,当海洋牧场遇见文旅创新,这片海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蔚蓝传奇。


相关阅读:

双桥游:用“超级工程”解锁“超级玩法”丨赶海大湾区

跳岛游:开启“海岛盲盒”,解锁N种体验|赶海大湾区

视频预告|赶海大湾区!关于海的6种新玩法

策划:林焕辉 沈文金 张培发

统筹:吴志远 罗丽娟 林郁鸿 黎詠芝

撰文/出镜:吴枫

拍摄/剪辑:钱文攀

设计:张雅

动图:刘梓欣

编辑 刘梓欣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