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九龙镇探索“豆文化+研学”,解锁文旅流量密码

南方+

日前,英德市九龙镇清远广九食品有限公司的研学基地“豆工坊”迎来英德市第一中学共2300多人的师生研学团。碎豆、浸豆、磨浆、榨浆……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参与着豆腐制作的过程,体验着新鲜豆腐出炉的乐趣。

研学基地“豆工坊”迎来英德市第一中学共2300多人的师生研学团。

近年来,在九龙镇党委政府和九龙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指导下,清远广九食品有限公司借助九龙镇历史悠久特色豆腐文化,将豆制品研学课程、亲子游、体验游、乡村游等农文旅产业相结合,助力九龙镇乡村振兴农文旅实现高质量发展。

活动当天,同学们实地参观了广九食品有限公司的豆腐生产线,深入了解豆腐从一颗黄豆到餐桌上美食的全过程,学习大豆背后的文化知识,感受传统与现代制豆工艺的魅力。

“黄豆经过筛选后,送入浸泡池,吸收足够水分后,经过精细研磨、蒸煮、点卤等工序,豆液逐渐凝固,随后再用模具压制出方方正正的豆腐。”工作人员讲解着豆腐制作的流程,同学们一边仔细观察,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

在豆腐制作体验环节,同学们将亲手磨好的豆浆倒入锅中煮沸,再倒入内酯静置片刻,豆浆逐渐从液态转为固态,形成一块块软嫩的内酯豆腐。“太美味了,品尝到了自己亲手制作的豆腐花感觉确实不一样。”学生王雨桐兴奋地说道。

同学们品尝新鲜做出来的豆腐。

发展豆文化研学是九龙镇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清远市唯一一个拥有两个国家4A级景区的乡镇,近年来,九龙镇立足自身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英西峰林乡村振兴示范带,先后打造了峰林晓镇、洞天仙境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及金造起义广场、千亩油菜花观光基地、“水边河”万里碧道等特色景点。

同时,借英德打造“研学之城”的东风,九龙镇深挖豆腐文化和红色历史文化,成功打造了“豆工坊研学基地”“金造红色研学基地”“峰林晓镇研学综合实践基地”“绿美广东生态之旅研学路线”“九龙三十三景”。2024年九龙镇接待游客达150万人次,带动收益约2亿元,并在当年被认定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入库级)。

九龙镇深挖豆腐文化和红色历史文化,成功打造了“豆工坊研学基地”“金造红色研学基地”“峰林晓镇研学综合实践基地”等研学基地。

“公司坐落在美丽的英西峰林,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去年以来,我们在做好豆制产品生产的同时,开始发展研学板块的产业。”清远市广九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翁石罗介绍,发展研学项目是为了将豆文化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打响当地豆制品的品牌知名度和九龙镇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豆腐专业镇影响力。2024年,“广九豆工坊”接待游客超7万人次。

九龙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九龙镇将以美食萦绕美景,美景映衬美食,大力发展豆制品研学等第三产业,打造豆腐宴主题餐桌、豆工坊体验、豆制品文创产品等九龙“豆文化+”农文旅矩阵,以美食为媒,将“舌尖经济”转化为深度旅游的流量密码。

南方+记者 陈咏怀

通讯员 九龙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