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广东医科大学—蕉岭县“校地共建” “县域信任—价值医疗体系和健康服务模式改革”项目 “寿乡名医培育行动”启动仪式在蕉岭县人民医院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汪洪滨,广东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曾志嵘,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蔡定彬,梅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黄伟华,梅州市卫生健康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刘乐斌,蕉岭县委常委、副县长王映萍等与会领导共同登台,为“寿乡名医培育行动”启动推杆,这标志着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未来3—5年为蕉岭量身定制“1对1”导师制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寿乡名医。
在“寿乡名医培育行动”启动仪式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6名导师代表获颁“寿乡名医培育行动”导师聘书,导师代表及学员代表作了发言。“寿乡名医培育行动”计划为蕉岭县培养8名“寿乡名医”,10名“蕉岭青年医学骨干人才”,以此提升县域医疗技术水平,夯实县域信任医疗基础。目前,蕉岭县从县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以及2家卫生院遴选了18名符合条件的临床一线医生作为培育对象,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精心遴选了18名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学科主任或学科骨干担任导师团队的领衔人。
据悉,蕉岭县作为全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15个试点县,肩负着为粤东北山区探路的重要使命。广东医科大学作为蕉岭“百千万工程”和医改重点联系单位,“寿乡名医培育行动”是蕉岭县与广大医科大学深化“校地共建”的又一重要举措。该项目将充分发挥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在人才、医疗、教学、科技及平台等方面的优势,构筑“1+1+1”县域名医培育工程阵地,通过导师制“1对1”定向精准培养,量身定制培养策略,重点关注医疗技术、诊疗能力以及医德医风培养,兼顾科研和教学能力提升,为蕉岭县培养一批具有影响力、医德高尚、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群众公认的“寿乡名医”,打造出县域名医集群,让百姓了解县域名医、信任本地名医、选择身边名医。
南方+记者 陈萍
通讯员 罗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