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久违的“口水战”释放了积极信号|南方产业观

南方产业观察
+订阅

互联网从来不缺热点,也不缺“口水”,但是来自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口水战”,还真是久违了。

最近因为“外卖”,京东和美团两家本来看似业务不相干的互联网巨头,打起了“口水战”:先是京东从快递小哥买“五险一金”入手,到美团反手甩出“美团闪购”回击京东“腹地”,再到京东号称快递小哥遭遇“二选一”。要知道,当年因为“二选一”问题,京东和阿里巴巴之间还曾经对簿公堂,在国家出手严厉打击后,“二选一”几乎成为了互联网行业最忌讳的“痛点”,而如今京东又将“二选一”搬上了台面,可见与美团“开战”的决心之大。

如图

如图

想当年滴滴也试水外卖时,作为曾经挚友的滴滴创始人程维和美团创始人王兴,还因为隔空喊话“美团和滴滴打起来是一场战争”和“尔要战,那便战”被舆论翘首以盼双方会上演真正的“世纪大战”,但是随着王兴做出“过去十年中最差的一年”的判断后,双方很快就偃旗息鼓,并迎来了互联网漫长的“沉寂期”。

如今“口水战”卷土重来,也许正带出一个“积极”的信号。

因为从这一次京东和美团的较量来看,双方的“口水”并非“八卦是非”,而是围绕双方实实在在的业务所展开的,在“口水战”的背后,是京东在首页开设秒送外卖入口,是美团整合即时零售业务推出“美团闪购”等的具有份量的业务举措,都是需要双方“真刀真枪”进行资源投入的“业务之争”。

如图

其实外卖不是新业务,闪购也不是新模式,京东和美团的现金储备也一直很充裕,如今双方在持续的降本增效后,开始为新业务进行投入展开尝试,总比继续“低调”要“振奋人心”。

如图

京东和美团的“口水战”由于声势浩大被大众所认知,但是梳理如今互联网领域的“竞争”不难发现,的确在部分领域已经开始了“涌动”:在支付领域,支付宝力推的“碰一下”和微信的“刷掌”也开始较上劲,至于在出海市场,无论是SHEIN还是TEMU又或者是阿里国际站等平台,围绕着优质卖家的资源争夺,同样已经互不相让。

虽然不少声音指出京东和美团的竞争,更像是一种围绕现有市场的“内卷”。但是对于企业而言,在面对增速放缓的市场,通过更激烈的竞争来抢夺市场,通过“优胜劣汰”来获得用户,本来就是市场的生存法则。正如京东和美团的相互出手后,既让外卖小哥买上了“五险一金”,也让外卖从20分钟没送到只是补偿券变成了直接免单,更让消费者的网购体验从快递的数天或者隔天到货直接提升到了30分钟内送到。这些现象的背后不仅是因为竞争让平台“查漏补缺”对原有的技术和模式进一步提升,同时也是行业走向更高质量发展的一种体现。

更明显的信号,则是来自像腾讯和华为这样的龙头,就在今年初,华为和腾讯都宣布了推出大规模的招聘计划,特别是腾讯,在最近几个季度中,员工数量开始出现了增长,而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今年初更是直言“腾讯在过去两年内已实现筑底反弹。”

有来自京东和美团的声音也坦言,如今有了“业务之争”和公关“口水战”后,起码业务部门有新业务需要和竞争对手“针锋相对”,公关也有“危机公关”需要忙于应战,暂时没有被“优化”的担忧了,这至少对很多人来说,是真正的“积极”信号。

南方+记者  叶丹

话题研究员 刘静

编辑 刘静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