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建设节点接连突破!广东重大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南方+

4月22日,由广东铁投集团所属广湛铁路公司投资建设的广湛高铁佛山特大桥跨西江桥成功合龙,这一重大节点标志着该桥梁建设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也为广湛高铁的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抢抓雨季到来前黄金施工期,广湛高铁、珠肇高铁、瑞梅铁路等大项目施工进度近期稳步推进,关键节点接连迎来突破,广东重大项目建设不断跑出“加速度”。

关键节点接连突破

广湛高铁佛山特大桥是全线控制性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境内,全长18.577公里。大桥是集斜拉桥、系杆拱桥、钢混刚构桥、转体连续梁桥、普通连续梁桥、预制简支箱梁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桥梁,桥梁种类多、结构复杂,有“桥梁小博物馆”之称。本次合龙的是跨西江钢混混合连续刚构桥,孔跨布置为(109+200+200+109)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跨度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钢混混合连续刚构桥,建设意义非凡。

此次合龙关键部分的中跨钢梁设计长度75米,重约600吨,并处于西江一级繁忙航道,钢梁整体提升高度近40米,施工建设面临巨大挑战。广湛铁路公司和中国铁设广湛铁路工程总承包项目部超前部署,组织中铁广州局施工团队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凭借新研制的多功能一体化工装设备,实现了一次整体提升。为保障钢梁精准合龙,攻关小组连续7天每天24小时严密监测已浇筑悬臂段混凝土箱梁线形,通过换重配载,深入分析各项数据。同时,建模模拟合龙口宽度,综合考虑梁体预拱、梁端转角和温度变形等因素,精准配切钢梁,最终实现创新型无嵌补段毫米级精准提升。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关键工程,广湛高铁通车后,将使广州至湛江通行时间缩短至90分钟,助力粤西地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目前,广湛高铁佛山特大桥施工进度稳步推进,广湛高铁贯通后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联通粤西的“黄金走廊”,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4月21日下午,由深圳工程建设指挥部代管、中建八局承建的瑞梅铁路控制性工程李屋隧道顺利贯通。该隧道位于梅州市平远县境内,全长4505米,是瑞梅铁路广东段的第二长隧。李屋隧道的贯通标志着粤东北山区铁路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线高质量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长深高速

4月20日,厦深广东铁路有限公司代建、中铁北京局承建的珠肇高铁珠江段3标小托特大桥(40+56+40)米连续梁顺利浇筑完成,为珠江段首座完成的连续梁。此次现浇梁一次性浇筑1870方,打通了珠肇高铁箱梁架设的关键通道。

长深高速

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白云机场三期安置房项目迎来了首批业主查验。4月20日至4月21日,来自民强村的100余户村民代表受邀走进白云机场三期安置房项目,实地查验未来新居。

活动当日,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村民代表们实地查验不同户型,切身感受安置房质量、细节和布局。工作人员全程记录业主诉求,回答业主关于设计理念、功能布局与建设标准等相关问题,承诺将高品质交付,确保业主入住放心房。“这个户型设计很实用,采光也很好,打造岭南传统园林,延续村落特色文化氛围。”村民代表在参观后表示,“看到施工这么精细,我们对未来的新家充满了期待。”

自项目开工以来,在建设方的悉心指导下,中铁建工项目团队通过前期持续探索与实践,成功攻克了外立面自下而上同步穿插施工工艺的技术难题,创新实施穿插组织施工模式,在五十余家参建单位中率先实现高品质完工,充分彰显出中国中铁在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中的责任担当与综合实力。

据悉,广州白云机场三期安置房项目包含15个安置区,将安置1.8万户、6.2万人。其中,由中铁建工集团承建的南方一标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7.3万平方米,划分2个地块,规划设计15栋安置住宅及其他配套设施,建成后计划安置2652户住户,为村民提供高品质的安置社区生活保障。

长深高速

4月18日,由中铁六局承建的国道G240改建工程迎来关键节点——启超隧道正式进入主体开挖阶段。这一民生工程,将通过“下沉式隧道+智能系统”双升级,彻底破解原隧道“病害缠身、通行梗阻”的困局,为粤港澳大湾区路网注入新动能。

始建于1999年的启超隧道原为双向四车道,因年久失修导致路面开裂、侧墙渗水、截水沟淤塞等病害频发,排水不畅引发行车颠簸,且60km/h设计时速与主线80km/h严重不匹配,成为区域交通瓶颈。此次改建将彻底拆除旧结构,新建双向六车道下沉式隧道(闭口段120米+敞开段350米),设计时速提升至80km/h,建筑限高5米,通行能力提升150%,彻底打通“肠梗阻”。新建隧道集成智能排水系统与应急逃生通道,防洪标准跃升至50年一遇,可抵御特大暴雨冲击。隧道内配备实时监测预警装置,突发情况5分钟内启动应急响应,全面保障通行安全。

作为国道G240改建工程“咽喉”工程,启超隧道建成后将串联江门大道、中开高速等干线,形成贯通珠江西岸的“1小时经济圈”,助力江门深度融入大湾区“1小时生活圈”。

长深高速

智慧制造助力提速

千吨桥梁整体移除,模块车上演“积木式”智慧拆桥,4月18日凌晨,在中铁四局承建的长深扩建T5标金龙大道跨线桥施工现场,2组SPMT自行式模块运输车同步作业,历时5小时,将重达1600吨的主桥整体顺利移除,为项目后续交通转换和主线贯通按下“快进键”。

长深高速

作为项目控制性工程之一,金龙大道跨线桥全长约285米,其中主桥为(30+50+30)米现浇连续箱梁结构。本次拆除的旧桥中跨梁体长50米、宽11.5米,与新建的左右幅拼宽桥相邻,最短距离仅为10厘米,施工作业空间十分有限,交通组织复杂,施工难度大。为确保安全、高效施工,项目选择SPMT模块车搭配液压升降系统,让拆桥工作更智慧。该工艺通过智慧顶升系统将桥梁同步抬起、下降,再由模块车精准移动整体结构,在实现快速拆桥的同时,无需全封闭地方交通,还避免了传统爆破施工带来的粉尘和噪音污染,更加绿色环保。

当晚,2组自行式模块车驶入桥底,通过标准垫块叠加方式将桥梁同步顶升,使桥梁上部结构与墩柱分离,施工人员操作绳锯迅速将两端墩柱切割移除。随即,垫块由智能控制系统逐级撤出,梁体降低至安全高度后,模块车按照预先标记路线纵向平稳移动。随着桥体成功运输至拆解区域,后续破除工作将按计划陆续展开,整体施工过程如拆积木一般,精准高效、安全有序。

作为广东省“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项目全长约116.6公里,起于河源市东源县,终于惠州市惠阳区,采用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截至目前,项目路基工程基本完成,路面工程完成70%,预计今年建成通车。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与江西省等中部地区联系,推进深莞惠都市核心区与河源等地连接,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南方+记者 刘倩

编辑 钟烜新 彭正子
校对 裴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