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与华南理工大学校地合作又迎来一成功案例。4月22日,全球首台20L级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在陈村发布,标志着粉末制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首台20L级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
高能球磨设备主要运用在水体加工、3d打印、印制合金,新能源电池材料等领域的材料加工中。传统机械磨球,仅靠机械能,研磨耗时久、易引入杂质、材料活性差。此次广东华欣材创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华欣材创”)研发的等离子高能球磨技术,在球磨罐引入冷场等离子体,借助高能量电子与机械冲击力协同,极大加快材料细化、合金化与活性激活。该等离子球磨技术获广东省专利金奖,其技术和装备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实现高端粉体材料制造“卡脖子”技术的产业化突破。
以前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仅为3L,本次活动新推出的20L级设备,作为行业内首款大体积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将更多地应用于新材料的中试研发和小批量生产,有望在相关材料领域形成“技术突破-量产转化-产业升级”的高效闭环,推动我国新材料研发从 “跟跑”向“领跑”跨越,加速国产高端材料替代进口。
现场进行合作签约。
华欣材创是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孵化的高科技企业,董事长朱敏曾任职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23年12月,依托广东省先进储能材料重点实验室团队的“等离子球磨技术”作价入股,朱敏联合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广东华欣材创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在顺德创新园区孵化落地。
作为顺德牵手华南理工大学在陈村合作共建的园区,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目前已引进教授领衔、博士带队的高层次人才团队40余个,其中获市/区人才团队认定19个。
全球首台20L级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彰显了顺德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全周期培育成效。顺德区科技局联合陈村镇以及国资载体莱茵科技园,通过构建“政策支持—资源整合—产业对接”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为华欣材创等创新团队提供高标准实验室场地、中试场地及产业链对接服务,显著缩短技术市场化周期。
活动现场。
“区镇两级合作扶持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作出了示范,树立了标杆。”佛山市科学技术局局长薛立伟在活动上表示。
接下来,20L级等离子高能球磨设备将在陈村进行量产,为陈村乃至顺德产业创新升级提供核心驱动力,赋能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陈村三轨交会,被赋予“广佛同城桥头堡”的定位,正着力打造“青年友好小镇”,推出区镇国资参与设立规模10亿元的新质生产力基金为潜力初创企业保驾护航,拥有中集、顺晋、莱茵3大产业园近13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并在全季策划马拉松、咖啡节、露营节、轻骑行、音乐会等备受年轻人青睐的活动,让年轻人在此体验“进可繁华、退可田园”的“治愈系”“松弛感”生活。
据了解,下阶段,顺德区和陈村镇将持续强化华南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顺德创新园区等平台与本地企业资源对接、优势互补,联合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围绕产业特性开发个性化应用场景,推动中试平台往未来制造、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健康等新质生产力方向拓展,让更多高校科研成果走向产业化,为陈村乃至顺德制造业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
采写:南方+记者 蓝志凌
图片:陈村宣办及企业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