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过去40多年的经济发展,还是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工业园区都是地方发展的重要引擎。
佛山高明继续推进工业园区整治,其中,杨和镇今年以来,以“和门户—塑格局、和动力—强产业、和联盟—促协同、和智造—领未来”战略为主线,正在描绘一幅“环境蝶变、产业勃兴、机制创新”的锦绣画卷。
从环境升级来看,杨和镇以“绿美园区”为底色,将生态基因植入工业血脉。拆除违建、植绿补花,景观长廊蜿蜒成诗;桥体彩绘、外墙装饰,艺术气息浸润钢筋铁骨。居民与企业员工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环境之变,不仅重塑了园区“颜值”,更提升了区域吸引力,为产业升级埋下伏笔。
治理的深层逻辑,在于激活经济动能。从发展成效来看,杨和镇盘活低效用地,招引优质项目落地。浩城电气“投产即爆单”、川东磁电半导体产业园崛起,印证了产业链“从散到聚”的裂变效应。
园区以“链式招商”撬动上下游协同,如住富电梯联合30余家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闭环,带动区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工业园如同经济“造血机”,让地方发展底气更足、步履更稳。
从整治的具体做法来看,杨和镇的智慧,在于将治理转化为可持续生产力。“园长制”激发企业自治热情,多家企业认养绿地,管养成本直降25%;“和企云”平台打破信息孤岛,促成5亿元供需对接,让资源流动生金;政校企联动更培育出“激光班”“订单班”,为产业输送技能人才,破解“用工难”与“就业难”的双重困局。而AI监管、智慧农业等创新实践,则让传统工业园插上数字化翅膀,开辟绿色增长新赛道。
从“环境洼地”到“生态高地”,从“制造工场”到“创新沃土”,杨和的工业园区不仅是地方经济的“压舱石”,更是城乡融合的“连接器”。它用环境留人、以产业富民、靠机制活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文字/出镜:南方+记者 盛正挺
拍摄:廖明璨
剪辑:黄逸豪
链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