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是谁?

南方+

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雨果是谁?

“狂轰”世界第三张本智和、战七局淘汰王楚钦、4-1战胜“世一”林诗栋,巴西乒坛“一哥”雨果·卡尔德拉诺的登顶之路,堪称“地狱难度”。

4月20日,雨果打破国乒不败神话、夺得2025澳门乒乓球世界杯男单冠军,成为美洲历史上第一位夺得世界杯冠军的球员。

也是从这一天起,我们谈及雨果,不再只有写下《巴黎圣母院》的法国大文豪,还有巴西乒坛这一匹强势踢馆的“黑马”。

没有选择足球的巴西人

1996年出生在足球王国巴西,雨果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

有一个当体育老师的父亲,雨果从小耳濡目染。练过跳高、游泳,接触过排球、网球、篮球、田径等诸多体育项目,最终还是冷门的乒乓球脱颖而出。这一选择,既是对个人天赋的敏锐捕捉,也是对内心热爱的坚定追随。

然而,乒乓球运动在巴西,普及度几乎为零。8岁的雨果“蜗”在圣保罗贫民窟的破旧球馆里,每周只能训练三次。

“有时候我也会去俱乐部,但会有20个人等着上场,”雨果曾谈起自己的训练,“我打完一场就要下来等30分钟、1个小时,然后才能再次轮到我。”

由于大环境的限制,到了13岁,雨果决定离开里约前往圣凯塔诺,那里有巴西国家乒乓球训练中心。离家时,他带上了自己的全部家当——一个装满乒乓球的旧书包。

“在那里,我开始增加训练时间和训练量,早晨下午都是2到3小时,晚上再去学校上学。日程很满,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之后必须赶紧睡觉,第二天八点再开始新的一天,每天都是这样。”雨果回忆道。

巴西乒坛“一哥”雨果·卡尔德拉诺。来源:新华社

巴西乒坛“一哥”雨果·卡尔德拉诺。来源:新华社

18岁时,雨果作出了一个改变他职业生涯轨迹的重要决定,启程远赴德国。

“我从未见过如此疯狂的人。”德国奥克森豪森俱乐部教练曾回忆,“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跑步,然后泡在健身房练力量,膝盖贴着厚厚的肌效贴,却从不喊疼。”

2013年,雨果成为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最年轻的单打冠军;同年,他同时斩获国际乒联青少年巡回赛和国际乒联世界巡回赛的单打冠军。

一年后,雨果在中国青奥会上获得铜牌,这是巴西乒乓球首次在青奥会级别比赛中获得奖牌。然而,彼时的巴西媒体却只用“豆腐块”大小的篇幅报道雨果的胜利,标题是《我们的乒乓小丑》。

里约奥运会赛场上的雨果。

里约奥运会赛场上的雨果。

2016年里约奥运会,20岁的雨果迎来了自己的奥运会首秀。以黑马之姿淘汰中国香港名宿唐鹏晋级16强时,现场气氛像是巴西男足重夺“大力神杯”,看台观众大声喊着他的名字,掌声经久不息。

雨果认为,学习中文有助于与中国选手交流和研究战术,而酷爱的魔方也有助于训练快速决策和预判能力,就像在乒乓球比赛中预判对手球路……从8岁坚持到29岁,他求胜的欲望愈来愈浓烈。

2024年巴黎奥运会,雨果拖着伤腿闯入四强,铜牌战被勒布伦横扫后,他只是默默收拾球拍:“我还会回来。”

雨果,还能回来吗?

他用行动告诉大家:我能。

决赛拼刺刀实现逆转

4月20日晚,澳门塔石体育馆,雨果与林诗栋之间的对决,被巴西《环球体育》描述成“桑巴军团二十年未遇的破壁良机”。

过去的21年,雨果打出的每一板球,似乎都在为这一天做准备。

雨果化身猎场上的美洲豹,“暴力打法”如炮弹般轰向林诗栋。来源:视觉中国

雨果化身猎场上的美洲豹,“暴力打法”如炮弹般轰向林诗栋。来源:视觉中国

场上,“国乒独苗”林诗栋用招牌反手拧拉连得3分,以11-6拿下首局,虎虎生风。

第二局,雨果突然换了个人,打法就像《悲惨世界》里描述的那样多变,“刚才还晴空万里,现在就阴云密布。”他不再执着于与林诗栋拼速度,而是用高抛发球打乱对手节奏,7-11,雨果扳平比分。

接下来三场,9-11、4-11、5-11,雨果化身猎场上的美洲豹,“暴力打法”如炮弹般轰向林诗栋。

“雨果的球就像装了GPS!”巴西人大比分4-1拿下比赛。

现场响起巴西球迷的战吼:“Hugo!Hugo!”

雨果赛后掩面而泣。来源:新华社

雨果赛后掩面而泣。来源:新华社

这一夜,雨果让世界记住了他的名字。

事实上,在淘汰张本智和时,雨果就已经创造了历史,他成为巴西首位晋级世界杯男单四强的乒乓球运动员。而战胜王楚钦,除了再次刷新纪录外,则又一次将他身上“南美最伟大乒乓球运动员”的光环紧了紧。

这一夜,巴西媒体口中曾经的“乒乓小丑”冠军加冕。

前国乒男队主教练刘国正赛后点评:“今天雨果太敢搏了!他不给你任何机会,完全是那种拼刺刀的打法。”

00:22

刘国正说雨果完全是拼刺刀打法

赛后,雨果用中文说:“谢谢中国,你们让我变得更强。”他指了指胸前的五星红旗贴纸——那是他在战胜王楚钦后,特意向中国球迷要的。

赛场下的雨果爱好广泛,是个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

他喜欢在训练间隙读加缪的《局外人》,甚至在更衣室里贴着博尔赫斯的诗:“我滑下你的暮色如同厌倦滑下一道斜坡的虔诚。”

在雨果的魔方收藏室里,有70多个定制魔方,其中一个刻着“中国乒乓”的汉字。他说:“这是我在南京青奥会获得的铜牌后,特意请人刻的——它提醒我,真正的强者,永远在挑战不可能。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要敢于去赢,就一定有能赢的一天。

雨果是这样,我们更是如此。

“雨果们”的迅速崛起

本届世界杯,没人会比雨果的赛程更加艰难。

他不是初露锋芒的球员,而是在世界乒坛征战十余载、比樊振东还大一岁的老将。

俯瞰世乒江湖,巴西夺魁、日韩围剿,欧洲新生代力量迅速崛起

本届澳门世界杯名将,从世界第三到世界第一,雨果碰了个遍,也赢了个遍;

天才少年张本智和“统治”日本乒坛,巴黎奥运场上与樊振东惊险一战全国揪心;

同样是巴黎赛场,瑞典选手莫雷高德连续击败王楚钦等名将,斩获男单银牌;

法国勒布伦兄弟“步步紧逼”,国际乒联最新排名登顶男双世界第一;

……

羽翼渐丰的“雨果们”,都有着冲击领奖台的强大实力。世乒赛场不再是“一家独大”,不同肤色、不同打法的选手开始群雄逐鹿。

以上之于我们,是考验更是挑战。

截至4月15日的最新一期男单世界排名前十。图源:世界乒联微博

截至4月15日的最新一期男单世界排名前十。图源:世界乒联微博

本届世界杯,中国男乒五人参赛,除梁靖崑输给林诗栋外,其余选手均输给或在小组赛中战平外协球员。此番失守,无疑为队伍备战下个月的世乒赛敲响了警钟。

“这是我第一次听巴西国歌。”

现场工作人员的感慨,如同一记重锤,敲在每一个关注国乒的人的心坎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忽驰骛以追逐,非余心之所急。

巴西乒坛“一哥”雨果·卡尔德拉诺。来源:新华社

巴西乒坛“一哥”雨果·卡尔德拉诺。来源:新华社

维克多·雨果曾说:“人生便是白昼与黑夜的斗争。”

对此,雨果·卡尔德拉诺或许深有体会。

“从8岁握拍那刻起,我就相信能超越中国选手。这个冠军不属于我个人,而是献给所有在非传统乒乓球地区坚持梦想的人。”

祝贺雨果。


参考来源:中国青年报、海报新闻、澎湃新闻、潮新闻、新民晚报

撰文:话题研究员 古嘉莹

本期策划:何勇荣 丁晓然

编辑 陈明诗
校对 何翠莹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