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青塘镇:以“四做到”为引擎,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南方+

4月21日,记者从英德市青塘镇获悉,近年来,青塘镇深入落实英德市激励村民小组长担当作为“四给”举措,聚焦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化解、乡情凝聚四大关键领域,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涌现出青北村温成敬、青南村范世天、榔社村杨燕纯、建新村唐辉生等一批实干典型,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青北村整合小田变大田,流转给纺生粮油种植有限公司种植有机米。

激发集体经济新动能,做到产业发展兴。青北村下温组小组长温成敬先后牵头带领村民成立“盛丰果菜合作社”和“诚意种养合作社”,整合耕地300余亩种植蔬菜、甘蔗,承包山地500余亩发展麻竹笋和肉鸽养殖,带动村民实现年均增收;其创办的“诚敬食品加工厂”,通过订单收购,破解村民销售难题,形成“种养加销”一体化模式。在发展乡村产业方面,青塘镇以“整合资源、延伸链条”为路径,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鼓励青北村全面整合小田变大田,流转给纺生粮油种植有限公司种植有机稻米,推动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有效提升集体收入。

塑造宜居乡村新样板,做到村庄环境好。青南村七组小组长范世天在创建省级特色村时勇挑重担,积极动员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带领村民投身到各项建设项目中,最终顺利完成“三清三拆”、雨污分流、道路硬底化等工程,成功实现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帮助牛墟塘成功蝶变为“洁净美”的新农村。在塑造宜居乡村的征程中,青塘镇不断探索与奋进,致力于打造乡村新样板。目前已成功创建35条干净整洁村、113条美丽宜居村以及10条特色村,整体居住环境满意度大幅提高,一幅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青塘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青塘镇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多部门联合调解纠纷。

参与基层善治新模式,做到邻里矛盾少。榔社村上新组小组长杨燕纯作为基层治理的优秀践行者,在污水处理池建设项目中,面对群众对选址的困惑,他深入沟通、耐心劝解,协调各方力量,推动项目顺利落地。他还主动协助村委调解两起邻里纠纷,通过摆事实、讲利弊,避免矛盾激化,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近年来,青塘镇不断深化“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将全镇划分为56个网格,组建1000多名以党员为骨干的网格信息员队伍,今年以来上传网格的事件1045宗,协助调处矛盾纠纷12宗,有效推动矛盾就地化解,落实风险源头防控。

青塘镇领导干部带队开展 “英州夜谈”,走访乡村能人。

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做到乡亲合力强。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建新村唐屋组小组长唐辉生以情为媒,在建新村成立奖教奖学基金时,主动向建新小学捐赠资金与石凳等设施,温暖了留守儿童与外出村民的心。在他带动下,众多外出创业的企业老板和乡村能人纷纷捐资助学,为建新小学筹得64万余元资金。唐辉生的爱心举措是青塘镇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青塘镇创新建立班子领导联系乡村能人机制,将各类乡村能人纳入走访范围,通过开展40余场“英州夜谈”走访乡村能人,动员他们出资15万元、出力300人次参与乡村绿化,打造出“老兵林”“希望林”等不同主题林,有效厚植乡土情怀,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南方+记者 陈咏怀

通讯员 张名敬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叶镇祖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