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海丰县主城区热闹非凡,绵绵细雨挡不住市民游客的热情,第三届妈祖巡安暨助推海丰高质量发展活动在大云岭森林公园拉开帷幕,3500余名演职人员组成的非遗文化巡游队伍途经海城镇、附城镇、城东镇,全程近9.7公里,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海丰县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恭请妈祖金身起驾!”早上9时,大云岭圣云宫妈祖庙锣鼓喧天,人潮涌动,热闹非凡。彩旗点缀,龙狮伴随,轿夫稳稳擎起妈祖金身,在众人的簇拥下离开祖庙寝殿开启巡安布福之旅。
随着锣鼓的声音由远及近,守候在路旁的市民翘首以盼。3500多人的巡游队伍渐近,白字戏、西秦戏等非遗戏曲演员率先经过,紧随其后的是灵动欢快的麒麟舞队。行至中途,伴着铿锵激昂的锣鼓节奏,队伍步伐陡然加快,一大一小两名“时迁”手持“长蛇”灵活舞动,扮演水浒好汉的队员们边走边舞,步伐矫健、气势如虹,手里两根木槌交错翻转叩击,道路两侧欢呼声如潮水般涌起……这正是近年来火遍全球的“中华战舞”——国家级非遗项目英歌舞。
此次巡安队伍共有10支,除麒麟舞、白字戏、西秦戏、五福狮舞、 海丰八音、海丰吹打乐、海丰曲班坐唱、罗山拳等传统特色队伍外,还融入了电音三太子、机器人等新的时尚元素。浩浩荡荡的巡安队伍一眼望不到头,所到之处,观众们热情高涨,簇拥在巡游队伍两旁,有的拿出手机拍照留念,有的跟着队伍一起前行,沉浸在这场盛大的文化庆典中。
“头一次看到这么长的巡游队伍,太热闹啦!希望这样的民俗盛宴能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海丰的传统文化。”94岁高龄的黄爷爷与老伴驻足观看了近一个小时,久久不愿离去。
“在网上看到妈祖巡安活动预告,非常期待。一大早特地赶过来,亲眼目睹了英歌舞、麒麟舞的风采,感受到海丰别具特色的非遗文化,不虚此行!”市民陈先生说。
此次活动由海丰县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旨在传承发扬“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充分展现海丰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魅力,深入推进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海丰文旅高质量发展。
妈祖原名林默,是宋代福建莆田湄洲岛的传奇女子。她因扶危济困、救助海难的事迹被尊为“海上和平女神”。2006年,妈祖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相传,妈祖生日为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每到这个日子前后,海丰都会举行热闹的巡安活动。如今,“妈祖巡安”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已经超越了其原始的民间祭祀意义,成为海丰县的一张文化名片。
采写/拍摄:南方+记者 陈欣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