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肇庆市广宁县何楮铭纪念中学200多名师生到阳东区开展为期两天春季研学实践活动。这次研学不仅让广宁师生“沉浸式”感受了核电科技力量,还亲身体验东平镇独特的渔家风情旅游文化。同时,也是广宁与阳东两地深化教育合作、推动“山海联动”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
在东平镇举行的开营仪式上,阳东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致欢迎辞,该负责人说阳东是一片山海相拥、文脉绵长的热土,既有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文明印记,也有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的璀璨光芒。这些独特的资源,是阳东献给广宁学子一份深厚的研学礼物,期待同学们能在这片山海之间,以脚步丈量历史,以科技启迪未来,在渔村古港中感悟海洋文明的生生不息,在核电站中探寻绿色发展奥秘。
“我特别开心能够来到阳东,这里的风景非常优美,文化底蕴也非常深。我最期待的就是大澳渔村。我对海洋文化非常喜欢,尤其是疍家文化。据说大澳渔村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期待我们一探究竟。”广宁县何楮铭纪念中学学生谭文君说。
海浪翻涌,渔歌悠扬。大澳渔村遗迹众多,大澳渔村内保存着380多米长的具有明清特色的前店后坊商业街古建筑,沿街有古商会旧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80多座完整的疍家民居。此外还有万人公(坟)、古炮楼、晏清银库等传统建筑,都体现了旧时渔民的生活痕迹。渔家民俗风情馆是全国首个渔家文化专题馆,也是阳江著名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500多件历代渔民生产生活用具、服饰和婚嫁器物等用品。
此次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广宁县何楮铭纪念中学海韵探索行动令》,让学生们参与“海韵寻珍计划”,分别在大澳市场、大澳剧场、大澳渔家风情馆、大澳商会旧址、郑和雕像广场收集印章,使其身临其境感受流传已久的大澳底蕴。
在阳江核电基地,师生沿着“科普展厅—全范围模拟机—70观景平台—南防波堤—平堤水库”的研学旅行线路“沉浸式”体验硬核科技力量。参观过程中,阳江核电科普讲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核科普课程,让他们了解到核的基本知识及核电发电原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山海联动研学活动,旨在打破课堂限制,让学生们能实地领略到不同地方的自然风光。此次行程也是各个部门联合规划的,目的是引领同学们走进自然,了解不同地区的特色,希望这一次活动能够让同学们打开一扇新窗。”广宁县何楮铭纪念中学教师黄与丽说。
“‘山海联动’研学活动,于学生而言走出了教室,走进了更宽广的课堂;也走出了自己的家乡,来到了美丽的沿海城市,感受海洋文化,探索前沿科技。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信这次研学活动将会是何楮铭纪念中学学子成长过程中又一动人篇章。”广宁县何楮铭纪念中学副校长黄裕斌说。
4月18日,何楮铭纪念中学师生们还前往十八子“音乐和刀”研学基地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进行研学。
南方+记者 黄林
通讯员 东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