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特朗普政府以“美国优先”为旗号,对华狂加关税,目前最高关税更是已高达245%。
有乔|两件事,印证全球贸易网络正以中国为枢纽展开系统性重构
香港的应对策略清晰而高效:一方面,严格依据《基本法》和世贸规则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驳斥美方无理指控;另一方面,特首李家超提出了包括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国际交往合作等七条应对措施,并表示无论美方如何妄加关税,香港都将继续奉行自由贸易,保持零关税的国际贸易枢纽地位。这种“以规则抵御压力,以开放对冲风险”的策略,不仅巩固了香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更向世界证明:任何外部干预都无法撼动“一国两制”赋予香港的制度生命力。美国的关税工具在此显得苍白无力,而香港的定力与韧性,恰恰成为全球自由贸易体系中的一盏明灯。
有两个新闻我们可以综合起来看,印证全球贸易网络正以中国为枢纽展开系统性重构。在这个过程中,香港不仅能在美国“关税大棒”下屹立不倒,更将迎来新的机遇。
第一件事:4月15日,在美国制造的全球关税阴影之下,拥有“中国第一展”的广交会如期而至,商贾如云的盛景再现广州。本届广交会境外采购商超20万名,参展企业达3万家,均创历史新高。美国给全球带来关税危机之后,中国凭借自主产业链的韧性、开放的市场政策及多元化的贸易伙伴网络,成为各国和企业寻求“去美国化”的重要替代方案。
第二件事:此前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应用程序敦煌网冲上美国移动端应用程序下载榜第二名,这是自小红书冲上美国应用程序榜单后,再次出现的中国应用热潮。这一平台让美国消费者直接对接中国制造商,不少用户发现,因为“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即便加上关税,中国商品仍然很便宜。
在全球关税阴云密布之际,香港以“零关税”的定力与自由贸易的初心,成为中美角力中的关键缓冲带。广交会的举办与中国应用在全球市场的突围,虽非撼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巨浪,却在跨国贸易的汪洋中激起层层涟漪。中国人以真诚赢得信赖,用优质且高性价比的商品与服务撬动全球市场。正是这些看似零散却影响深远的“小事”不断累积,让以中国为枢纽的全球贸易网络系统性重构逐步从愿景走向现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