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灶厚度从52mm锐减至7mm
颈部转移淋巴结缩小近40%
吞咽困难等困扰基本消失
......
近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成功运用容积调强放疗(VMAT)技术,在多学科协作下成功救治一名晚期鼻咽癌患者,目前患者已好转出院。这场跨越5个月的生命保卫战,不仅凝聚着多学科团队的心血,更见证了紧密型医联体在区域医疗协作中的关键作用。
案例回放
时间回到2024年6月,刘女士(化名)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博罗分院)初诊时,颈部肿块已压迫气管致吞咽困难。经检查确诊为局晚期鼻咽癌(未分化型,IVA期),肿瘤侵犯颅底、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并伴有肌炎、肝功能损伤等并发症。作为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紧密型医联体成员单位,博罗分院迅速将刘女士转至市中心人民医院南湖院区进一步治疗,并将影像资料、病理切片同步传送。
“晚期鼻咽癌指肿瘤已侵犯周围重要结构(如颅底、颈部淋巴结等)或存在广泛转移,此类患者治疗难度大,需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肿瘤放疗科副主任兼肿瘤放疗科一区、二区主任蓝玉宏指出。
由于患者体内肿瘤对患者机体造成较大的负担,而患者体质较弱,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对化疗药物耐受性差,为进一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方案,以肿瘤放疗科为首的鼻咽癌多学科协作诊疗团队专家,从影像、病理、内科治疗等多角度提供治疗意见。综合患者年龄、肿瘤侵袭性强等因素,团队决定采用新辅助化免后同期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的综合策略:通过国际先进的容积调强放疗(VMAT)技术精准打击肿瘤,同步使用化疗及靶向药物抑制癌细胞增殖,放疗后辅以化疗巩固疗效。
什么是容积调强放疗(VMAT)技术?
容积调强放疗(VMAT)是当前最先进的精准放疗技术之一。与传统放疗相比,VMAT通过治疗设备360度旋转,动态调整射线强度和照射角度,像“精准雕刻”一样覆盖肿瘤靶区,同时最大限度避开周围正常组织。其优势在于:
高精度:可针对复杂形状的肿瘤进行三维适形照射,减少“误伤”风险;
高效率:单次治疗时间缩短至2-5分钟,减轻患者体力负担;
低副作用:显著降低口腔黏膜炎、吞咽困难等放疗并发症发生率。
在治疗过程中,肿瘤放疗科团队展现出了高超的专业水平。在蓝玉宏主任医师的指导下,江晓聪副主任医师团队通过容积调强放疗(VMAT)技术动态调节射线强度和角度,既精准覆盖了颅底至颈部的复杂病灶区域,又将唾液腺、脊髓等敏感器官的受照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使治疗精度达到了最大化,真正实现了精准放疗。同时,团队密切监测刘女士的肝功能,观察是否有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护肝、升白等支持治疗,确保治疗安全性和舒适性。
经过5个月的治疗,刘女士的复查磁共振结果显示肿瘤明显缩小,鼻咽部病灶厚度从52mm减至7mm,颈部最大转移淋巴结从73mm缩小至47mm。刘女士的吞咽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复查显示肝功能、肌酶指标明显改善,并于近日出院。
经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
刘女士吞咽困难等困扰基本消失
在这场生命奇迹的背后,是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四十年磨一剑的技术积淀。作为惠州肿瘤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科室年均开展VMAT治疗逾1050例,针对鼻咽癌,食管癌,恶性脑肿瘤、脑转移瘤等肿瘤建立3个多学科联合诊疗(MDT)团队。同时,科室发挥区域引领作用,将放疗创新技术通过基层技术培训辐射至惠州地区5个县市医院,截至目前,科室已开展7场基层培训惠及800余名基层医护人员,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肿瘤疾病的早筛、早诊、早治能力。
向上滑动阅览
▲肿瘤放疗科前往博罗县人民医院
进行放疗技术培训
▲在惠东县人民医院、惠阳新圩卫生院
进行放疗技术培训
▲在博罗县石湾镇医院进行放疗技术培训
从精准的放疗技术到多学科团队的全程护航,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以硬核技术与人文关怀,为复杂肿瘤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专家介绍
白力
主任医师、肿瘤放疗科学科带头人。
擅长:临床肿瘤放疗及肿瘤综合治疗。
专科时间:
南湖院区:周一上午、周四上午(特许诊疗中心)
主任医师,肿瘤放疗科副主任兼肿瘤放疗科一区、二区主任,放射肿瘤学住培基地主任,硕士生导师。
擅长:鼻咽癌、肺癌、乳腺癌、食管癌、直肠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调强放疗(IMRT)、图像引导放疗(IG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及肿瘤靶向、免疫治疗。
专科时间:
南湖院区:周三上午
蓝玉宏
谢福川
副主任医师、肿瘤放疗科一区副主任、硕士生导师。
擅长:常见恶性肿瘤的放疗及综合治疗,尤其鼻咽癌、脑瘤,喉癌等头颈部肿瘤。
专科时间:
南湖院区:周二下午、周三下午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擅长: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鼻咽癌,乳腺癌,脑胶质瘤,食管癌及肺癌等实体瘤以及转移性肿瘤的精准综合性治疗。
专科时间:
南湖院区:周一下午、周三下午
江晓聪
供稿/供图:肿瘤放疗科 江晓聪
责编:社会工作部 廖云慧
审核:张娜妹 郑佩琪
编辑:钟一夫
校对:一校:梁乐 二校:钟一夫 陈程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