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一雅一“家门口粮仓”建成!广州动物园大熊猫竹子种植基地揭牌

南方+

4月18日,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指导,广州动物园和广州市增城林场管理中心联合打造的广州动物园大熊猫竹子种植基地,在增城林场正式落成。

作为迎接广动大熊猫新成员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该基地将为园内未来更多大熊猫提供新鲜、充足的本土化竹源,助力大熊猫保育科研工作,同时推动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实践,打造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新标杆。

多方合力,共筑坚实食物保障

上午10时,春风拂面,竹影婆娑,“竹韵共生·守护国宝”广州动物园大熊猫竹子种植基地揭牌仪式在增城林场正式启动。

挥锹、挖坑、放苗、回填、浇水…… 活动现场参与者们兴高采烈地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一批竹苗的种植,并挂上树牌签名留念。

据介绍,增城林场面积广阔,年均气温21.6℃,降水丰沛,以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纯净无污染的生态环境和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为竹类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此外,与广州动物园距离不远,压缩从采摘到进食的时间,保证竹子的新鲜。

本次种植面积约50亩,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种植基地至300亩,以及改造低效竹林300亩,将种植黄金间碧竹、佛肚竹、矢竹等10多种竹类,满足大熊猫的不同口味需求,为广州动物园新增大熊猫展示提供坚实保障。

科普实践,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现场设计了寓教于乐的竹子科普摊位,“噼啪炮”竹子玩具互动小游戏、大熊猫教具模型展示、保育员科普讲解等互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绿树环绕的林场化身自然课堂,孩子们触摸了解竹子的形态,学习大熊猫知识,直观感受生命的奇妙。

随着种植基地建成,广州动物园将持续深化自然教育体系创新,延续已举办多场的“我为大熊猫种竹子”活动的成功经验,开展系列科普研学课程,让公众体验生态保育的不同环节,构筑起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

从“舌尖保障”到“生态守护”

大熊猫既是我国国宝,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以其憨态可掬的外形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大熊猫的食物中,竹子约占食物总量的99%。保障大熊猫主食竹的供应,对守护大熊猫健康至关重要。据了解,广州动物园从1965年10月开启大熊猫饲养之路,早期通过在自有场地种植竹子保障供给,近年主要与青饲料供应基地合作获取竹源。此次建成‌大熊猫专属竹源种植基地,在保证稳定供给优质竹源的同时,更将依托基地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科研合作和科普教育的深度融合,协同促进大熊猫保护工作。

南方+记者 钟晓宇

通讯员 林园轩

编辑 余妍玲
校对 裴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