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点赞中山美丽乡村:“目光所及如此迷人,早已爱上这片土地”

南方+

“我来过崖口很多次了。”Jerry是澳大利亚人,在中山生活了20多年。他说,2004年除夕,他第一次来到崖口。此后,他每年都会来一两次,每次来喝咖啡,都能直观地看到崖口村的变化。

4月17日,“看广东·遇‘鉴’乡村之美”活动走进中山市南朗街道崖口村、三乡镇雍陌村,Jerry再一次来到了令他魂牵梦绕的美丽乡村。作为一位咖啡爱好者,Jerry认为“稻田+咖啡”是一个天然而纯粹的组合,“这无疑是个美丽的地方,没有工厂,没有高楼大厦,这片土地很纯净。我不希望看到它过度开发,现在村里的小店、餐馆和民宿已恰到好处。”

崖口村稻田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南方拍客 罗誉 供图

“漠漠水田飞白鹭”,正是崖口2002亩稻田实景的生动写照。2024年,崖口村接待游客584万人次,今年春节接待游客63.9万人次。稻田美景不仅吸引了众多游客,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前来创业。

“早上可以来崖口看个日出,看完之后体验一下我们美味的崖口云吞、租个自行车在稻田周边走一走,下午就在村里喝一杯咖啡,晚上去吃海鲜,在东堤夜市吹吹海风,‘帮衬’一下崖口村的年轻人。”崖口村党委书记谭锦鹍热情介绍。

禾悦咖啡主理人庄梓宁,是一个台湾姑娘。偶然间看到这片绿油油的稻田,便来到崖口村开了一家咖啡厅。之所以取名“禾悦”,是希望禾苗能为自己和顾客朋友们带来愉悦的心情。这几年,稻田一茬接一茬地收割,她也见证了崖口村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下发生的变化。

“我刚来的时候,这里就已经在慢慢规划、改变了。”庄梓宁回忆:“对面的马路过去一天可能只能停一辆车,现在已经拓宽了,因为车越来越多,人也越来越多,就是希望能为前来的游客提供更好的环境。”

庄梓宁这间温馨的小店,外表被刷成清爽的浅绿色,过道摆放着郁郁葱葱的盆栽。每一张小桌上,都摆放着一束新鲜的玫瑰。不少游客远道而来,坐在稻田边,感受稻香、花香、咖啡香。

在稻田边休憩的外国友人。  南方拍客 罗誉 供图

“我们像打造花园一样去打造这片稻田。”谭锦鹍认为,稻田最重要的作用是带动了村里的各种业态。目前,崖口村有170位年轻人回乡创业。“以前我们村只靠种田收租,现在生机勃勃,年轻人回来创业,各大业态丰富多样。之后我们还打造了比较高端的民宿,还有村民出租自行车业务。”

谭锦鹍透露,崖口村的富硒大米很受欢迎,在农文旅的带动下,价格从最开始的2.5元一斤涨到20元一斤。谭锦鹍表示,为了稳定咖啡豆质量和价格,崖口村自己做起了咖啡豆生意,注册了“崖口咖啡”品牌,现在村里很多咖啡店用的都是崖口咖啡豆。

距离崖口村不远,雍陌村同样人流如织。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雍陌村落实多项振兴措施:通过“三线”整治、道路铺设和190间农房外立面改造完善基建;利用国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打造高产农田;升级陈旧厂房引入长租企业,使集体收入翻番。

“这次乡村之旅,让我的内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宁静。这里的道路、目光所及之处如此迷人,我由衷地喜欢上了这个地方。”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留学生Yagmur,在中山三乡雍陌村田园阡陌间漫步,亲身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

同行的Margo同学在稻田边悠然地荡着秋千,对Yagmur的话深表认同:“我觉得每个人都该来这里体验,我在这里收获了一生难忘的记忆。”

雍陌村的特色小吃亮记冬瓜酥售价4块钱一个,老板郑颖濠表示,因为冬瓜酥是手工制作,一天最多做500个。深中通道通车以后,周末一天的营业额能达到2000多元,这意味着冬瓜酥常常被抢购一空。

2024年,雍陌村接待游客约80万人次,逐年增长的游客数量稳定了产业厂房和物业出租收入。目前,他们正在探索文旅融合的发展新方向。从2022年至今,雍陌村成立了强村公司,还与市属国企成立了合资公司,主要发展民宿、郑家宴、文创店等业态。另外,还有一家雍和公司负责老房子活化利用及文旅业态运营。

雍陌村拥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宾馆——中山宾馆,以及改革开放后第一个高尔夫球场。“我们利用郑观应等名人文化IP,结合‘百千万工程’,打造中国文化展示区域,推动文旅项目发展。”雍陌村党委书记郑文贺表示。

走过郑观应故居的青石板路,观赏过古色古香的箜篌,品尝过风味独特的冬瓜酥,Yagmur在崖口村的稻田边举起相机连连拍摄。“这里实在太美了!”她兴奋地说,打算把照片分享给远在土耳其的亲朋好友,“希望他们有一天也能来这里看看。”

雍陌村郑观应故居。通讯员供图

撰文:罗誉 苏芷妍

摄影:罗誉

编辑 卢子衡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