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4月14日至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三国。
作为中国元首开年首访,也是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后首次出访,此次“东南亚之行”牵动世界目光。
出访期间,中国与东南亚三国取得了哪些成果?各方将在哪些领域达成密切合作?在国际局势复杂动荡的当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如何携手并进应对挑战?
柬埔寨金边城市景色。图源:新华社
元首外交
成果丰硕
4月18日,习近平主席结束访柬行程,为期5天的东南亚之行落下帷幕。
中国与柬埔寨,素来被称作“铁杆”友谊。据报道,此次访柬期间,柬方给予了最隆重的礼遇、最热情的接待。17日,当专机抵达金边机场时,西哈莫尼国王和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到机场迎接,这一打破常规的安排,彰显铁杆友谊的分量。
此次元首外交,也让“友谊之树”结出累累硕果:中柬两国签署30多份合作文本,涵盖产供链合作、人工智能、发展援助、海关检验检疫、卫生、新闻等领域。
除此之外,在此次东南亚之行期间,中国与越南签署45份合作协议,与马来西亚签署30多份合作协议。短短5天时间里,中国与东南亚三国签署合作协议超百份。
这一数字的背后,有着实打实的“含金量”。
位于越南河内市中心的巴亭广场。图源:央视新闻
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华接受南方+采访时表示,此次中国与东南亚三国达成的合作协议中,多项成果具有历史意义。
以越南为例。中越两国15日发表的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同意以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越南发展新型生产力为契机,构建更加广泛深入的全方位合作格局。
赵卫华介绍,近年来越南提出发展新型生产力,主动加入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重点聚焦数字化、绿色转型等尖端前沿领域。而这正与中国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谋而合。
“中越在上述领域的合作,堪称一次飞跃。”赵卫华说,“中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技术输入者’,而成为了先进技术、前沿领域的‘技术输出者’。”
再如,中越双方曾在去年首次建立外交、国防、公安“3+3”战略对话机制。此次访越期间,习近平就深化中越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出六点举措,其中包括建设更加牢固的安全屏障。将两国外交、国防、公安“3+3”战略对话机制确定为部长级,增进战略协作。
赵卫华介绍,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对话机制多为“2+2”,选择与越南建立“3+3”对话机制是史无前例的,意味着中越两国政治互信正在进一步提升。
赵卫华指出,此次中国元首出访期间,与东南亚三国达成多项突破性成果,充分证明中国对周边国家的重视程度,也彰显了中国愿意把自身发展成果惠及周边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决心。
为邻之道
强化合作
为期5天的“东南亚之行”,何以取得如此多的丰硕成果?
究其原因,既要“基础牢”,也要“决心强”。
此次中国元首出访的三国,既是国际外交场合的重点合作对象,也是最密切的贸易伙伴,不仅拥有深厚的历史情谊,也具备广阔的合作空间。
而若将视角拓展到整个东盟,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地理、人文、经济等领域的紧密联系,也是其他任何地区国家都难以企及的。
回首过去,中国和东盟携手迈入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同应对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双方保持密切高层交往,增进人民相知相亲,睦邻友好深入人心,命运共同体意识落地生根。
聚焦当下,今年一季度,东盟继续稳居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1.71万亿元,同比增长7.1%,占我国整体外贸的比重提升到16.6%。我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贸易互补不断增强。
“中国和东盟互为最大贸易伙伴,双方在务实合作上仍具备巨大的提升空间,加强合作也同时符合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利益。”赵卫华说。
图为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区码头,各式各样运往东盟各国的货物在这里实现“下船即上车、下车即上船”。图源:新华社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东南亚之行”前夕,中央周边工作会议于4月8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
会议提出,当前我国同周边关系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时期,同时也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周边是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运筹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
有分析指出,周边对于中国的战略重要性正在持续提升,此次“东南亚之行”也展现出中国强化与周边合作的决心。这不仅对推动中国同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以及中国东盟关系整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将为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中国元首对东南亚三国的访问,将强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必将促进中国与东盟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这将推动区域经济乃至经济全球化回到正确轨道上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说。
团结一致
应对“霸凌”
此外,当下中国与东盟增进交流、深化关系,具备紧迫的现实意义。
4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征收“对等关税”。东南亚各国是遭受美贸易霸凌的“重灾区”。赵卫华指出,“从征收额度上看,‘对等关税’会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面对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中国予以坚决反制,引发东南亚各国舆论集中关注。
马来西亚吉隆坡武吉免登商业区。图源:新华社
此次中国元首访问东南亚三国期间,“坚持战略自主”更是成为中国与受访国发表联合声明时的高频词汇。“这说明,在应对美国单边贸易霸凌这个问题上,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是存在共识的。”赵卫华说。
他指出,中国坚决反制美国的贸易霸凌,同时积极同东盟开展密切合作,传递相互支持的意愿。这不但向东南亚各国展示了积极信号,也对鼓励这些国家坚持战略自主具有重要意义。
“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方传递的这一理念,获得了不少东南亚国家的赞赏。
其中,中马发表的联合声明提到,马方盛赞中方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认为中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两国合作和地区国家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机遇。
刘英对此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与美国妄图通过搞关税战,来实施“你输我赢”或“双输”式的排他性现代化政策截然不同。
“美国政府推行的现代化是一种零和博弈的现代化,用关税‘大棒’来实现本国利益第一,动辄对他国加征高关税,霸道霸凌他国,与一百多年前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攻打他国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用实力优势来为本国服务的排他性现代化。”刘英说。
一直以来,我国本着合作共赢理念,不断以中国式现代化来促进各国实现现代化,推动世界的共同发展。
“现代化是实现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路径,是亚洲团结一致应对挑战的动力源。”在刘英看来,此访不仅将促进区域经贸深入发展,更有助于团结东盟乃至亚洲国家力量来共同应对外部挑战,发挥亚洲国家作为全球经济稳定器、发动机的重要作用。
撰文:话题研究员 泠汐
策划:何勇荣 魏伯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