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17日,第七届钙钛矿与叠层电池技术论坛在江苏常州举行。先导薄膜材料(广东)有限公司获“钙钛矿和叠层产业链金翼奖·优秀材料奖”。
钙钛矿电池理论转化效率达30%(晶硅电池约26%)、成本约为晶硅电池的1/3,并具备轻薄柔性等特点。但其产业化之路始终面临掣肘:材料稳定性较差、工艺设备成熟度较低等难题。此次先导薄膜展出的“钙钛矿技术解决方案”,解决了钙钛矿组件因环境敏感导致的寿命短、效率波动大等问题,为钙钛矿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ITO(氧化铟锡)靶材不仅广泛应用于平面显示、集成电路等产业,同时也是电池的关键材料。先导薄膜作为ITO靶材领域企业,依托“小金属资源储备+靶材制造+实验室应用测试”的一体化产业链,针对ITO靶材研发中普遍存在的尺寸控制与材料致密度两大技术瓶颈,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整合高校科研资源并引进专业技术团队,重点提升材料工艺研发能力。公司联合专业厂商共同研制大尺寸高精度气氛烧结设备,通过大量实验和数据分析,实现新工艺的突破。
经技术攻关,公司现已形成包含高密度ITO旋转靶、平面靶在内的系列化产品矩阵,产品具备可靠性强、工艺适配性高等特点。此外,公司推出的无铟TCO靶材缓解对铟资源的依赖,同时适配多种高速镀膜设备,为钙钛矿电池量产工艺提供了关键材料保障。
作为光伏电池片制备的关键辅材,银浆质量直接关系到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其中,银粉作为银浆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对银浆性能产生显著影响。先导薄膜已打通了从银粉制备到浆料生产的一体化产业链条。
南方+记者 郜小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