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总是孕育着希望与生机。对于南海来说,春天的印记藏在点点滴滴的变化中。
今年以来,锚定人文经济先行区的发展目标,南海以人文经济激活城市基因,以土地改革重塑空间格局,以技术变革锻造产业韧性,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重构,一系列深刻变化正在改变着城市发展轨迹。
镇域是南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也是城市变化与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七镇街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南海的城市脉动。
作为南海“长子”,桂城在迈向千亿的关键节点,把握全域纳入“黄金内湾”新机遇,重新审视人与城的关系,高举人文发展大旗,在开年定向后,迎来了草莓音乐节2025在千灯湖音乐秀场激情开唱,一批人文项目加速落地。
九江以环两江先行区活力中心为目标,土地出让延续了甲辰龙年的良好势头。一季度实现9宗产业用地出让,总面积317.41亩,计划总投资额33.5亿元,土地供应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核心指标位居南海前列,展现强劲韧性。
2025年以来,西樵山下,文旅传统重镇、名镇“新招”不断,发力打造人文经济岭南名镇。数据显示,仅2025年春节假期,“好玩西樵”用精彩独特的文旅盛宴,累计接待市民游客超百万人次。西樵山景区接待游客超33万人次,同比增长70%。
以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科创丹灶”打开发展新局面;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催生出更多“丹灶看点”“消费爆点”,成为丹灶一季度“开门红”的写照。
作为“广东第一镇”,狮山正以“抢、拼、争、聚”的“开门红”之势,为全年高质量发展赢得主动。2025年一季度,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并以激活存量与创造增量并行的招商策略,布局新型储能、新型电力系统设备、低空经济等新兴赛道,构建产业升级与服务革新的新格局。
对于大沥来说,在正式纳入佛山中心城区后的首年,大沥正在实施“13312”工作部署,全面推进产业大沥、魅力大沥、绿美大沥、幸福大沥、平安大沥、有为大沥“六个大沥”建设。
在“梦里水乡”里水,新兴产业蓬勃生长、总部经济集聚成势、三产融合创新突破是一季度的鲜明特征,这座湾区名镇正以“12447”政府工作要点为抓手,全面铺开中国蝴蝶兰之都牵引计划等四大硬招,为“再造一个新佛山”和建设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贡献里水力量。
南海七镇街以“开门红”之势,奏响了高质量发展的春日序曲。从桂城的人文焕新到九江的产业腾飞,从西樵的文旅融合到丹灶的科创突破,从狮山的产业升级到大沥的城市蝶变,再到里水的三产融合,每一处都在为南海的明天添砖加瓦。
这股“镇能量”汇聚成南海发展的强大动力,向着更具人文特质的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奋勇前行。
千灯湖片区聚力城市中轴北延,打造中央活力区。廖明璨 摄
桂城
人文科技乘势而上
在全速挺进“千亿镇街”的关键期,桂城一季度表现有何亮点?“人文旗帜飘扬、AI赛道竞速、工业投资增长迅速”等都是关键词。
最新数据显示,桂城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8%,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0.1%,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2.3%。
今年2月,桂城在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暨重点项目动工仪式上透露,2024年GDP达944亿元。在迈向千亿的关键节点,桂城的区域发展不再是单纯追求GDP一栏上的数字,而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根本目的,通过人文力量推动发展逻辑之变、动力之变、模式之变,打造人文经济发展基层样板。活动现场,桂城同步举行人工智能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包括1个智算中心、6个人工智能基金项目签约落地桂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生态日渐完善。
高举人文发展大旗,在开年定向后,一批人文项目加速落地桂城。
3月29日至30日,草莓音乐节2025首站在桂城千灯湖音乐秀场激情开唱。两天内,音乐节共吸引超6万乐迷集结,更直接带动桂城酒店、餐饮、交通、购物等文旅消费总收入近2.1亿元。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桂城始终突出“千灯湖”这一核心IP,瞄准创新导向元素,以年轻人喜爱的生活方式为导向,开展电竞赛事、喜剧、脱口秀、音乐、话剧等高雅艺术和新兴文化活动。
充分发挥万亿城市中心的区位优势,桂城强势助力南海区建设大湾区演艺新高地,一站式运营佛山千灯湖音乐秀场,整合多方资源推进优质演出项目落地。
在即将到来的5月,千灯湖音乐秀场还将承接2025华晨宇火星演唱会等2场大型演出活动,预计将吸引粉丝20万人奔赴佛山,千灯湖将成为广佛地区演艺市场和佛山城市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
九江
产业蝶变活力迸发
2025年伊始,九江镇土地出让市场捷报频传,“九”要快成为开年供地最强信号,为全镇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九江便以新春“第一拍”成功摘牌127.78亩产业用地,延续了甲辰龙年的良好势头。2月7日,九江临港国际产业社区一地块由百超(深圳)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竞得,成为佛山全市第一宗1.5级开发土地摘牌项目。
此外,一季度九江大道以北、儒林湾大道以东的产业园发出超千亩土地的征地预公告,计划第三季度完成征地,为后续发展预留充足空间。
产业项目落地如火如荼。奥克斯800万套智能家用空调生产基地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总投资55亿元,总占地约1000亩,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100亿元,为九江工业经济注入强大活力。
家具产业作为九江重要支柱产业,今年以来取得新突破。南海家具新质生产力产业基地首期累计供应529亩优质用地,总投资额超41.7亿元;2月25日,南海家具智造园连片改造项目(英明片区)启动,5家重点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预计固定资产投资额超6亿元,家具产业链“增资扩产+数智转型”集群效应凸显。
数据显示,1—2月九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6.4%,土地供应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核心指标位居南海前列,展现强劲韧性。
人文经济领域同样精彩纷呈。一季度,九江聚焦“大地艺术节”“夕阳音乐会”“龙舟”三大IP,推动人文经济蓬勃发展。夕阳音乐会持续火热,截至第一季度已累计举办30场,带动一批文旅活动出圈,千架无人机秀、大型烟花汇演等吸引众多市民关注,激发消费活力;全国龙舟大联动连续两年落地九江,线上线下观看人次超150万。儒林湾活力中心龙舟公园等多个项目启动,构建“文商体旅”多元融合发展新生态。
从土地热销到项目“井喷”,从产业升级到城市焕新,2025年九江正全力迈向环两江引领区活力中心,书写更多高质量发展的“春天故事”,向着更美好的未来破浪前行。
西樵
文商旅产城全域“开门红”
“天下之西樵”西樵山文化品牌发布,西樵山文化促进委员会揭牌成立,“旺阁1993·南海菜旗舰店”项目签约,在樵山文化中心打造“美食+文旅”沉浸式体验馆;“小黄鸭童梦世界”主题乐园项目签约落户;宋城演艺加码投资,广东千古情景区将升级打造万人实景剧场……一季度以来,西樵展现万千气象。
“西樵制造”同步焕“新”。近年坚持培育发展“3+3”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培育发展纺织、陶瓷、卫生用品和大健康、新能源、智能装备产业的西樵,在今年一季度交出了一份出色的招商“成绩单”。
截至3月,全镇招商引资重点项目16个,计划总投资额约44.5亿元;第一季度摘牌项目3个,供地63.51亩;新开工项目4个;在谈储备项目37个;招引项目类别涵盖大健康、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纺织、文旅等产业。
土地空间优先供给新兴产业项目落户,支持存量企业增资扩产。其中,大健康产业稳步发展,投资额达50亿元的海天大健康总部基地正全速推进,海天识麟科创园项目竣工在即,现已进驻8家企业。新能源产业加速布局,佛山环球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总部项目落地,拟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在西樵建设新能源总部基地。装备制造业集聚成势,樵山智印创意产业园项目启动,南海中集智谷产业园建设、招商同步提速。纺织产业继续升级,西樵服装文创孵化基地(牛仔中心)启动,汇辉集团服装运营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
项目为王,镇域文旅产业配套进一步完善。广东氢湾文化产业总部项目落户樵山文化中心,小黄鸭世界主题乐园落户听音湖文旅景区核心地块。放眼全镇,樵顺嘉宝、希居花园、利维酒店等多个酒店项目开始试营业,西樵轻纺城轻奢酒店和樵商总部大厦项目摘牌。
聚力民生配套升级,以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二号线二期、南海区东软AI医院、石门西樵山学校等民生项目为抓手,交通提级、城市提标、医教提质步履不停,合力提升“西樵魅力”。
丹灶
产业科技动力强人文经济活力足
回望一季度,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南海区丹灶镇推动产业结构向新步履铿锵;以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牵引,“科创丹灶”打开发展新局面;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催生出更多“丹灶看点”“消费爆点”,成为丹灶一季度“开门红”的写照。
在招商引资方面,丹灶坚持主动“走出去”精准招商。据统计,1—3月,丹灶引进3个超亿元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68亿元。其中,正泰华南智能集成配电产业基地及华南总部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有望发挥龙头作用,带动电力设备智造产业在丹灶集聚发展。
今年一季度,丹灶已摘牌国有工业用地8宗,出让面积约331.76亩,充分满足多个优质项目的发展需求。同期,丹灶共有7个项目开工,累计拟投资金额达87.5亿元。
今年一季度,“科创丹灶”建设打开全新局面。今年2月,丹灶抢抓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建设机遇,启动建设仙湖国际科创社区,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成为海内外科技人才向往的桃花源、湾区科研成果转化集聚区、环两江先行区的科创核。
在全镇层面,丹灶聚焦硬核科技企业培育、科技服务体系提升等实施“科创六大工程”,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结合一季度“新春季”,丹灶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如罗行艺术墟月度主题墟日、仙岗上元灯会等,持续激活老墟古村、点亮传统非遗;随意院子·翰林谭家菜一桌难求;游客专程打卡非遗美食“皇上皇蛋散”;翰林湖农业公园、冰雪乐园等景点游人如织,年轻创业者、青年主理人创办更多青年网红小店……人文经济对丹灶的发展带动作用不断显现。
据统计,今年1—3月,丹灶接待游客约67万人次,同比增长25%;实现旅游收入约7250万元,同比增长31%,住宿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6%,安喜曼、丽枫等酒店日均入住率达85%以上。
狮山
千亿大镇超越自我
中国首个GDP千亿大镇,佛山南海狮山的一季度有多“红”?
在土地出让方面,狮山在全市连夺多个“第一”,引领了全市土拍市场的“开门红”。目前,狮山已挂牌出让土地共9宗,合计约394亩,其中产业用地8宗,合计约352亩。今年全年,狮山将供应1000亩以上产业用地。
为了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狮山专门谋划了一座“新质生产力梦工场”。根据规划,新质生产力梦工场启动区位于博爱湖北区左岸,占地约50亩,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挂网摘牌后启动,建筑面积约11.8万平方米,项目将开发建设新兴产业培训总部基地、产业研发办公、人才公寓,同时配置科技金融及生活配套等设施。其中的产业将重点布局无人机、无人艇、AI、智能装备等领域。
为了打开企业服务新格局,狮山通过成立南海区首个国资企业服务平台——狮无忧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深度融合前端招商职能与后端企业服务,构建“前端招商+落地服务+长效赋能”的一体化机制。
在此基础上,狮山打造“狮无忧”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政务代办、融资协助、政策申报等全链条企业服务,注重对企业的“全生命周期孵化”,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管家式”服务,做到企业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目前服务成效显著。狮山还发布了“掂水”企业服务,围绕金融、土地、人才、市场、审批、投资六个方面,畅通企业需求端,接受企业线上提交需求申请,专人限时跟进处理,形成服务闭环,做好企业服务“店小二”,赋能企业发展。
迈过“三十而立”,从格局的打开到行动的加力,狮山正在实现一次新的自我超越。
大沥
正式“进城”加速向前
今年一季度,“中心大沥”炙手可热。数据显示,1—3月大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态势向好,增速均位居南海前列,有的还位居榜首。
一条条“开门红”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家庭、一家家企业。大沥实际管理人口常年超过百万,对人的吸引力、人到这里的活力也不断提升。最体现人对一座城市认可度的,就是把家安在这里。今年一季度,大沥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60.7%,位居南海首位。
人在大沥,消费的活力也越来越旺。今年第一季度,借力以旧换新政策东风,大沥积极组织家电、3C、汽车行业超80家重点企业参与促销活动。预计一季度整体零售业销售额超20亿元。其中,家电和3C产品的以旧换新活动交易额占南海交易额超60%。
在文旅方面,大沥今年一季度同样火热。新春花市、盐步龙狮大会、大沥醒狮盛会、元宵烟花汇演、泌冲醒狮盛会、北村生菜会等“新春六大盛景”,是大沥文旅热烈氛围的最直观显现。此外,九龙欢乐Park等一批新的文旅载体也在一季度落成,还有更多载体即将在近期投用。
如果说个人对一座城市的信心,最直观体现在真金白银的买房上,那么企业对城市的信心,则最直观体现在摘地、投资、项目建设上。一季度,大沥共摘牌6宗产业用地,总面积共808亩,其中国有工业用地出让71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造权公开交易737亩。这些项目计划总投资额超60亿元,预计建设产业载体近160万平方米。
按照计划,今年大沥要推动整理供应超1000亩产业用地、动工建设超1000亩重点项目,重塑大沥“黄金地带出黄金效益”发展格局。大沥提出,要提供一流服务,让企业家和人才在大沥放心投资、安心发展、舒心置业,共同将“中心大沥”打造成为高品质、高颜值、高成长的“湾区中心”。
里水
新兴产业势头旺三产融合闯新路
从春天出发,里水全力冲刺“开门红”。作为工业总产值连续八年超千亿元的工业重镇,里水以“二次创业”的奋进姿态,一季度实现5宗产业用地出让、30亿元投资额,六大项目开工建设,为全年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一季度以来,里水镇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共出让5宗产业用地共171.72亩,吸引了一批优质战新产业项目落地,展现出强劲的招商吸引力和产业发展态势。其中,华格电力新型电力设备生产基地于3月底动工,建成后将实现从铁芯加工到成品变压器制造的一体化生产。
项目为王,落地为要。一季度里水还有6个项目动工建设,计划总投资额51亿元,包括睿智科技上市总部、鸿浩半导体装备基地等项目,既有增资扩产项目,亦有新引入项目,有力支撑工业投资实现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25年1至2月,里水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累计155.6亿元,总量居全区第二,工业投资占固投比重达71.4%,同比提高14.6%,展现了里水工业经济的强劲韧性。
这个春天,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也正在里水逐步显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禹洲家居总部、华特气体里水新总部进度条不断刷新。2月中旬,里水企业佛山佳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漳州钜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建设蝴蝶兰种业总部,里水蝴蝶兰苗年产量有望增加两倍至3000万苗。
不仅是工业企业取得长足发展,里水还注重立足产业优势,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二产反哺一产、赋能三产的创新案例也不断涌现。3月底,广东钜仕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光养健康小屋”落户河村社区。这也标志着该公司自主研发的光转换镀膜玻璃,实现了从田间到社区的跨界应用,体现了里水人文与经济相融共生的发展理念。
从佛山首个AI数字人镇长的亮相,到斯巴达勇士赛连续三年在里水擂响战鼓,再到“贤鲁岛之夜”烟火秀点亮广佛交界的夜空。这个春天,里水解锁了人文经济的N种可能,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南海区建设人文经济引领区的生动实践者。
撰文:孙景锋 熊程 李欣 陈梦 林洛峰 陈雪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