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疾病可以通过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预防
4月16日,“广州大学附属小学-广东省中医院第二届中医药文化节”开幕。这场由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团队牵头打造的中医药文化活动,带领少年儿童沉浸式探秘中医药世界的“秘密”。
张忠德鼓励学生们,要扎根知识的土壤努力学习,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以赤子之心反哺春晖,利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回报母校和社会。
人生如中药,需用心“炮制”
活动上,张忠德将对联“熟地育远志,半夏自当归”赠予学校,并以对联内容为题,为学生讲解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智慧和人文精神。
这副对联融入了“熟地”“远志”“半夏”“当归”四味中药名。张忠德介绍,“熟地”可以解释为熟悉的地方,如华夏大地是中华儿女熟悉的土地,广大附小是学校学生们熟悉的地方。
“在熟悉的土地上要汲取充足的文化养分,树立报效祖国、学习中医药知识等远大志向。”张忠德说,“半夏”指人生的“半夏”,即学有所成、精力旺盛的阶段。
“半夏自当归”又该如何理解?
张忠德表示,“当归”意味着人在人生的“熟地”中培育“远志”后,到了“半夏”时节,就应该回到熟悉的土地,报效、回报生养自己的地方。
“人生就像中药一样,需要用心去‘炮制’。”张忠德说,希望孩子们从小立志、努力学习,要传承好中医药文化这一民族瑰宝,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不少疾病用中医药就能有效治愈
为什么要联合广大附小举办中医药文化节,对小孩子进行中医药启蒙?
“我们在门诊及整个医院接诊过程中发现不少问题。比如很多小孩和家长不懂得运用中国中医药文化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与康复。”张忠德说,很多疾病可以通过中医药文化知识进行预防,不少疾病无需过度治疗,用中医药或民间药方就能有效治愈。
如今,部分小孩过于“娇气”也让张忠德感到担忧。他认为,有的小孩在志向、情志和自理能力等方面缺乏基本能力,希望通过弘扬中医药文化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推出了‘岐黄护苗’项目,既借助中医药文化助力孩子身体健康发展,也用中医药文化传统知识培育他们的精神内核。”张忠德说。
中医药活动自进入广大附小一年多以来,帮助学生认识多种中药材,学习了针灸、推拿等中药疗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了解中医文化。
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王映看来,几千年的中医药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宝贵瑰宝,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不仅是助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具体行动,还能引领学生培植文化自信、守护文化根源。
“学生们最初对中药感到陌生,如今已经能说出一些中药材的名称和功效,讲中药典故。”广大附小校长张静说,希望学生能用心感受中医药的神奇与美妙,用行动去弘扬中医药文化。
广州入夏,德叔谈养生秘诀
文字/拍摄:南方+记者 陈理
剪辑:南方+记者 周鑫宇
通讯员 王军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