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香洲区第十届五次党代会精神及“魅力香洲十大行动”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听民意、解民忧”民生保障提升行动,香洲区成立工作专班,高效统筹、协调推进、督查落实。
为践行为民服务初心,展现民生工作进展,特在“魅力香洲”设立“民生脉搏”专栏,聚焦报道教育、医疗、就业、救助等领域工作,传递民生温度,诠释责任担当。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香洲区不断丰富职业技能课程体系,逐步构建起以行业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公益培训为补充的职业技能课程培训体系,有效满足各层次学员多样化需求。
尊重市场规律,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
据了解,香洲区通过学徒制培养、技能等级自主认定、示范性培训中心建设等系列政策,推动辖区企业围绕其主营业务开展岗前培训和适岗提升培训。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示范性企业培训中心开展培训
发动的企业类型涵盖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培训内容既有面向前沿领域的半导体集成电器装调工、印制电路制作工,也有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服务需求的家政服务员、母婴护理员等。该类培训与经营生产结合紧密,实操应用性强,部分培训还涉及岗位提升,并贯穿职业生涯,同时因部分培训内容涉及企业核心技术,因此培训对象具有特定性。
发挥院校优势,做大技能人才储备池
据悉,职业院校通过学籍制培养方式,持续为产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发挥基础性作用。目前香洲辖区内职业教育主要由教育系统的职业院校及人社系统的技师学院(技工院校)组成,培养层次主要以中级工、高级工为主,如珠海市技师学院的“3+2”模式培养层次为高级技工人才。职业院校课程设置主要突出市场需求导向,并普遍与市内外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仿真乃至真实实习环境。
珠海市技师学院与航粤智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工匠学院
不同院校之间均有各自优势专业,如珠海市技师学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珠海市理工学校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等。在职业院校体系之外,民办培训机构同样发挥着其独特作用,尤其是针对部分有转岗需求的人员,培训机构因其培训时间灵活、培训周期较短备受青睐。
目前,香洲区有职业技能培训机构44家,开设的培训课程主要有美容美发师、健康管理师、电工、焊工等,为方便学员查询,人社部门每月均会通过「珠海人社」微信公众号向社会推送开班信息。
兜住兜牢底线,精准实施公益课程
除企业端及院校端,为做好“4050”失业人员(指男性年满50周岁、女性年满40周岁以上的大龄城镇失业人员)及离校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的技能帮扶工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辖区居民技能提升需求,人社等行业主管部门及各个镇街会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举办各类公益性培训讲座,培训内容主要以电商直播、整理收纳、插花等偏轻设备投入项目为主,目的是打开学员视野,进一步挖掘培训需求,并为其中学习效果较好的学员链接用人单位,实现稳定就业。如吉大街道白莲社区庾女士,由于长期照顾家庭待业在家,后经过宣传发动参加街道组织的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班,目前已在珠海正圆养老公司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实现就业,家庭收入实现稳步提升。
通过构建多层次多样化课程体系,香洲区在锻造形成一支人岗匹配、结构优良的技能人才大军路上持续跑出加速度,为服务市、区产业发展,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