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徐闻春光无限、菠萝飘香,广袤的“菠萝的海”景区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背包客”,得益于“12221”市场营销体系建设,近年来徐闻菠萝实现从“吃”到“赏”“玩”的多业态转变,相继举办两届徐闻马拉松赛事,成功创建国家级3A级景区……
菠萝的海是徐闻文旅蓬勃发展的缩影。2024年,徐闻县共接待游客198.2万人次,增长17.95%;实现旅游收入21.08亿元,增长17.90%,成为人们在湛江追逐诗和远方的“最南”目的地。
在今年的徐闻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改革创新工作机制,结合文旅特色,进一步创新打造徐闻文旅的“12221”建设体系,通过串联八个核心景点,组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眼下,徐闻新八景格局正在重塑,徐闻正朝着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迈进。
拓宽新版图
“八景”组团打造文旅品牌
从有“世界爱情角”之称的南极村,到有“中国的普罗旺斯”之美誉的菠萝的海,过去,徐闻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创建为契机,立足于“一角一海”,以文塑旅,以旅兴城,在2024年内成功创建放坡村、灯楼角、“菠萝的海”3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角尾乡成功入选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创先级),许家寮村入选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菠萝的海”获评全国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两大核心景点成为无数人向往的乡村旅游胜地。
当前,徐闻正加快推进“培育壮大现代农业、现代商贸物流和文旅康养三大传统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绿色能源、绿色材料、绿色食品等三大绿色主导产业;谋划布局临港工业、低空经济、智能制造等三大未来重点产业”的“3+3+3”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
其中,为进一步培育壮大文旅康养传统产业,要对原有的文旅产业格局再延展、再深化、再打造,为此徐闻县创新提出要首创成立徐闻县“百千万工程”文旅建设专班,创新打造徐闻文旅“12221”建设体系,以新徐闻八景为组团,重点培育一批有知名度的文旅大IP和网红打卡地,对标海南旅游资源,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徐闻县有关负责人介绍,徐闻文旅“12221”建设体系即“1海2角2区2滩1湖”,1海是菠萝的海,2角是灯楼角和红坎角,2区是大汉三墩古港区和贵生书院古街区,2滩是白茅海滩和南端暖滩,1湖是幸福河湖。未来,徐闻将围绕这八大点位,塑造文旅品牌。
打造新爆点
变“途经地”为“目的地”
当前,徐闻文旅产业发展仍存在一系列痛点,旅游景点少,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丰富的景区业态,在周边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弱,缺少文旅引爆点。导致徐闻往往成为游客过境海南的“途经地”,而非“目的地”。仅仅依赖原有的角尾乡南极村和曲界镇“菠萝的海”景区的双核策略已经无法满足文旅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如何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纵深发展?徐闻正望向隔海相望的海南。4月7日至4月11日,“喜德盛杯”2025第十六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琼海开赛,赛事在国际颇具影响力,成为海南文旅的超强“磁极”,实现了80个国家和地区共2.6亿+传播量,“出圈”全球。
海南环岛公路。图源海南省文旅厅
值得注意的是,本届环岛赛路线首次串联环岛旅游公路与环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旅游公路“双环”线路,向世界充分展现海南全域旅游发展成果。而环岛旅游公路串联31家A级景区、21个度假区及61座传统村落,游客可自驾穿越热带雨林、探访黎族古寨、打卡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主题公园更是将火箭发射观礼与科普研学结合,让“航天旅游”成为亲子游爆款。
通过一条环岛公路,海南实现多个景区串联,组团打造环岛赛文旅品牌,破除了跨区域旅游界限,为游客带来“一程多站”的沉浸式体验,而徐闻文旅资源与海南高度相似,既有优越的滨海资源,又有菠萝、良姜、风电等特色产业为背景的乡村风光,而徐闻不同景区跨度大、分散的特点,也使得海南串联景点实现区域联动的文旅策略有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当下,徐闻要对标海南文旅资源,从“一角一海”的双核文旅格局,拓展至“12221”八大景区组团,本质上是通过打造多元旅游场景,丰富游客游玩体验,通过深化区域联动协同,整合全域旅游资源,带动区域消费,打造跨区域旅游网络,希望以八大景区的“新磁极”引爆旅游,提升区域影响力,塑造标志性文旅项目,实现徐闻从“途经地”到“目的地”的转变。
丰富新场景
加强区域协作延长产业链
3月28日至29日,徐闻集中开工、签约36个重大项目,从中可以看到不少文旅项目的影子。徐闻重视文旅产业的项目招引,3月中旬,徐闻县委书记罗红霞率队走进了海南南海热带海洋研究所及凤凰岛珊瑚种质库;3月29日,再度走进文昌航天超算中心为徐闻谋求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像这样走南闯北的案例不在少数。
这些动作均是徐闻为深化区域联动,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所作出的努力,与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的企业搭起合作桥梁,碰撞文旅产业的火花。
在海口举办的徐闻产业推介会暨招商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签约的徐闻县文旅太空舱项目、徐闻珊瑚种质库基地项目、广东海盐博物馆项目等均是徐闻对文旅产业补链、延链的探索,上述项目未来将在徐闻南极村、珊瑚礁保护区等知名景区布局“星河太空舱”沉浸式体验基地,打造太空舱野奢住宿、水上运动中心、低空飞行营地、星空婚礼广场、亲子自然研学等十大场景。
通过建设集珊瑚繁殖、珊瑚礁生态修复、珊瑚礁海洋牧场、珊瑚礁海上旅游及药物开发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珊瑚领域的综合性基地,未来可建成大规模、品类全、功能优、科技含量高的珊瑚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成珊瑚观光目的地。广东海盐博物馆项目,同样与徐闻在地资源碰撞,打造出粤盐实验研究、盐系游玩体验、粤盐文化创新等为一体的南方海盐文化展示基地。
强化新节点
做活全域文旅文章
当前,八大景区多个项目建设、改造、美化的步履不停,大水桥河幸福河湖项目串联多个城市水文景观,完成了寻水梅溪、名仕风华、响水潭公园建设;贵生书院文化街区借力多个博物馆联动让汤显祖文化品牌“出圈”全国。
曲界镇“菠萝的海”景区文旅产业服务中心开始动工,即将再度举办菠萝的海文化嘉年华;曲界和角尾乡片区加快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步伐,引入高端餐饮及品牌酒店,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下洋镇完成“南端暖滩”滨海旅游区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发展特色“蠔宅”民宿产业,串联露营区、篝火区、休闲广场、铺设椰林小道、沙滩娱乐场等场景,丰富旅游体验,推进国家级3A景区创建工作;锦和镇打造串联村域内各节点的产业发展环,将外罗渔港、锦囊城、白茅海、六极岛(一港、一城、一海、一岛)“串珠成链、连链成带”,做活“+旅游”项目文章。
南山镇立足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大汉三墩,拟打造文物考古保护、文创开发、文旅融合集于一体的大汉三墩海丝文化展馆,擦亮“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文化名片。海安镇则以天然柱状节理玄武岩堆积群为依托,构建“两点一线”发展格局,打造“山盟海誓打卡点”与“玄武岩研学基地”两大亮点项目,沿海建设“峡湾步道”连接,利用好海安椰果特色开发轻食系列食品,将红坎角打造成农文旅融合示范点。
广州喜鹿文化文创师、树下咖啡主理人谭文峥说,继南极村和菠萝的海景区后,他计划在红坎村再建设一个“树下咖啡”咖啡厅,结合红坎角火山文化和当地椰果特色轻食开发出具有火山特色的咖啡饮品和美食,打造文旅爆款,进一步带动当地的文旅产业发展。
南方+记者 陈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