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5.4%——2025年中国经济迎来“开门红”。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经济指标全面回升,全年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透过数据看趋势,我们既能为当前的焦点问题如关税战,探寻应对之法,也将有助于研判下一阶段经济运行态势。
3月出口数据大增
透露什么玄机?
4月2日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大搞关税壁垒和贸易霸凌,对全球贸易原则和经济秩序带来冲击。
中国敢于硬刚的底气来自于哪?经济一季报可以给出答案。
从外贸来看,一季度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保持平稳,特别是出口增速较快。数据显示,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103013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14亿元,增长6.9%。
出口的较高增速,实际上已经体现了聪明的外贸人对关税的预判:提前加大进口量,充足库存,避开可能到来的高关税。以3月份为例,我国货物出口高达22515亿元,增长13.5%。
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外贸市场越来越多元化,出口更显韧性,这正是我国应对关税战的最大底气。
据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介绍,近几年,我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构建贸易多元化格局,成效非常明显。目前,我们已与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贸易伙伴。另外,我们积极推进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今年一季度,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增长7.2%,货物进出口额占全部进出口额比重超过50%,多元化市场格局正在形成,这也意味着我国对某一个国家单一出口市场的依存度在下降。比如,在2018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是19.2%,去年已经下降到14.7%。
这场关税战
为何让“中国制造”更受追捧?
一场关税战,彻底暴露了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横跳,也更加凸显了中国制造的优势和受欢迎程度。
面对美国不断的加税措施,与中国人总体淡定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夸张的关税最先把美国人自己“逼疯”了!近日,美国网络上居然掀起了一股讨论“坐飞机去中国购物”的热潮。
更多神奇的现象还在不断涌现:前几天,一位中国制造商在Tiktok上揭秘各大奢侈品牌成本价,令不少美国人为之破防,但也让他们对“中国制造”更加刮目相看。
同时,一款名为DHgate(敦煌网)的跨境电商App在美迅速蹿红。截至4月15日,敦煌网已在美区App Store免费iPhone应用程序排行榜中升至第二位,仅次于ChatGPT。
令美国政府始料未及的是,关税壁垒再高,也阻隔不了美国人民对“中国制造”的喜爱和依赖,他们正在绞尽脑汁琢磨怎么买到质优价廉的中国商品。可以预见,各种“反向代购”会随之兴起。
政策也在提供便利:4月8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推广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措施的公告》,将该项服务措施从多地试点推广至全国。
该政策的推广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这样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消费更丝滑了,除了畅快选购优质中国商品,还能尽快享受购物退税优惠。
近期,中国两场大型展会的火热举行,也从侧面验证了“中国制造”的火爆。
4月13日,第五届消博会在海南举行,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企业、4100余个品牌参展,规模创新高。
15日,第137届广交会如约而至,已有215个国家地区的超过20万名境外采购商预注册。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等255家大商确认参会。参展企业首次突破3万家,比上届增加近900家。
“依托于产业配套体系,我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上口碑也非常好。”盛来运解释说。
内需回升
广阔空间为何值得期待?
近年来,有效需求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的难题。在美国发起全球关税战的大背景下,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人们开始更多把目光转移到内需上。
数据没有让我们失望:一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
内需的企稳回升,为我们打赢这场关税战,增添了更大的底气和更充足的应对空间。
“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我国经济和外贸带来一定压力,但是改变不了中国经济持续长期向好的大势。”盛来运认为,中国有14亿多人口,市场规模巨大,现在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正处在消费升级的关键阶段,市场成长性好,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空间都非常大,将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需求列为今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之首。从应对当前的关税战来看,这无疑相当于下了“先手棋”。
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意在系统破解制约消费的关键症结,为进一步提振消费提供政策保障。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另一个可喜的数据是,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同比实际增长5.6%,与经济增速基本同步。老百姓增加消费有了更为充足的“弹药”。
展望经济后势,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认为,特朗普关税冲击将在二季度加快显现,宏观政策将以超常规的逆周期调节予以应对,预计打出一套聚焦“促消费、稳企业、强科技、稳股市”的扩内需政策组合拳,以内需增长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的不确定性。
话题研究员:南方+记者 黄应来
策划:何勇荣 魏伯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