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医防共护,远离会呼吸的‘痛’”——“带疱者说”系列行动暨《中国带状疱疹疾病负担与经济学评价研究》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活动旨在以“医防融合”为切入点,联同产学研媒等社会各界共同交流医防融合的创新实践与未来发展。
在活动现场,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何平研究员发布了《中国带状疱疹疾病负担与经济学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全国代表性的大样本调查,构建了中国带状疱疹疾病负担和预防价值的完整图谱,为决策部门、医疗机构和公众提供了科学、客观的参考依据。《报告》采用健康经济学评价方法,量化了带状疱疹给患者带来的健康损失和经济负担,验证了预防接种的长期健康收益和经济价值。
该报告重点分析了带状疱疹的疾病经济负担和疫苗接种的成本效果,指出我国2023年新发病例已超1500万例,全人群总经济负担增长至每年869亿元。而且,经济负担在40岁以上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尤为突出。此外,报告强调了接种带状疱疹疫苗非常具有成本效果,对于缓解疾病经济负担快速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发表了《医防融合在老年慢病管理中的作用》主题演讲,他强调,医防融合是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的结合,是落实“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重要举措。通过医防融合,将疾病预防关口前移,打破医疗服务与公共卫生之间的壁垒,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提高健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有助于推动医疗体系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促进医疗服务的模式创新和体系优化,提升整体医疗服务的可持续性。
在活动现场,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主任王建业、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平、长春百克生物科技股份公司总经理姜春来与南方周末共同发起了“带疱者说”系列行动之一——带状疱疹防治行动倡议,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带状疱疹防治问题,推动医防融合理念在各领域的落地实践。
在随后的圆桌讨论环节中,嘉宾们围绕“从疾病经济负担到医防融合新模式”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就带状疱疹年轻化趋势、医防融合实践路径、成人疫苗可及性等热点话题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带状疱疹防治背后的社会意义。
南方+记者 严慧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