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亲不如近邻!广交会上东盟企业感慨“抱团好赚钱”|洋客商有嘢讲

大开放 新格局
+订阅

又是一年广交时。自第137届广交会开幕以来,马来西亚采购商石声亮每天忙碌穿梭于各个展位之间,时不时接到供应商、合作方的电话,后续数日的拜访行程已经排满。

在进口展,泰国参展商坦雅鲁克年过七旬却依旧精神矍铄,她这两天收获颇丰:“第一天我们就获得了新客户订单,还有多个老客户加单。今年广交会客流量更大,来咨询的人更多,客户下单也更干脆。”

记者在广交会上观察发现,随着中国深入推进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来自东盟国家的客商更加坚定看好中国市场,他们与“中国制造”的联系也越发密不可分。

事实上,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友好关系绵延千载。2020年,东盟首次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并维持该地位至今。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6.99万亿元,增长9.0%,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9%。东盟同样是广东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广东对东盟进出口增长8%。

4月1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正式开馆。

石声亮说:“远亲不如近邻。”广交会上,东盟企业们纷纷发出心声:“期待和中国在更多领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

南方+分割线

东盟企业通过广交会打开全球市场

在广交会的加工机械设备展区,机床的轰鸣声、人们的洽谈声交织在一起。

“从1986年开始参加广交会,我几乎一届都不落下。在这个过程中,见证了广交会从流花湖展馆迁到琶洲展馆,也见证了中国的工业设备从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变。”石声亮分享道,“这两天,我在展馆里又看到了很多新技术和新产品。中国的技术进步太快了!希望可以带着‘兄弟们’一起跑。

30多年来,石声亮的跨国生意越做越大,这也是中国与马来西亚经贸交流愈发火热的缩影。2024年,中马双边贸易额达2120亿美元,比两国建交时增长近千倍,中国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一大贸易伙伴。

在广交会上,东盟客商都是“中国制造”的忠实粉丝。

这是马来西亚商人郭庭远参加广交会的第18个年头。2006年,他在珠海设立了工厂,背靠广东成熟的供应链,生产厨电产品,出口到中东、东南亚、南美等地区。

“广东的厨电产业供应链齐全,我们的供应商中超过95%来自广东,这里的制造业对我们不可或缺。”郭庭远说。这两天,他已经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广交会从来不令我失望。

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在经历第五次变革,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南亚等地区转移的趋势明显。快速兴起的东南亚制造业,期待通过广交会这样的国际贸易平台,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

今年,马来西亚商人庞铭锋作为参展商,带来了排插等产品,希望吸引来自中东的客商。“过去,作为采购商,我们在广交会上跟中国的供应商洽谈合作。这里的产业链完善,价格也十分有优势。如今作为参展商,我们希望在广交会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与顾客们面对面交流。”

Omega Electrics JSC公司的展位摆满了自家公司的代表产品。“我们的灯泡、电闸开关、插线板等产品在越南卖得很好,现在希望能拓展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其他东南亚国家,以及中东等更多市场。”越南参展商唯安第2次参加广交会,依旧惊讶于广交会“爆棚”的人气。“广交会是世界闻名的展会,在越南非常受欢迎,很多当地的企业都想要通过一年两届的广交会来寻找商业合作伙伴,非常期待在展会上斩获订单。

中国连续20多年是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越双边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随着两国关系进入新阶段,唯安表示深受鼓舞。

“这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信心,相信接下来两国的生意往来会更加密切,我觉得现在和中国做生意是恰逢其时。”唯安表示,根据多年合作经验看,中国的供应链响应速度在全球几乎无法替代。“我们非常需要中国供应链和市场。

南方+分割线

“不做美国的生意也可以活得很好”

随着增进互信、加深情谊,在贸易交流之外,中国与东盟正朝着更深入的领域合作推进。

今年广交会的服务机器人展区迎来了一批年轻面孔,他们是印尼财团新生代考察团。琳琅满目的服务机器人产品,让印尼的年轻人们惊叹不已,他们纷纷畅想未来产品在印尼落地的场景,考量背后的商机。

广东对他们的吸引力不止科技。展馆内,考察团参加了省商务厅举行的广东电子机械和装备制造产业招商推介会,进一步了解广东产业招商现状;展馆外,考察团还前往清远等地考察营商环境。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的速度非常快,科技创新成果丰富。有机会的话,我希望在广东落地投资项目,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印尼长友集团全球采购总监朱志伟说。

石声亮则对中国的高铁技术非常感兴趣,“我希望中国和马来西亚在基建领域加深合作,很期待中国的高铁技术早日进入马来西亚。此外,中国的新能源电车及通信技术十分发达,希望相关产品能让当地民众享受科技红利。”

在美国发动关税战的背景下,东盟国家与中国加深联系的意愿更加强烈。

面对单边主义明显抬头、保护主义卷土重来等挑战,锁力国际(泰国)有限公司的外贸部经理坦雅鲁克“硬气”回应:“美国只是一个国家,我们还有200多个国家的市场可选。我们公司一直没有做美国市场,事实证明,不做美国的生意也可以活得很好,所以不必为此感到忧虑。

近期适逢泰国传统新年假期,坦雅鲁克所在的公司依旧选择参展,“参加广交会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告诉客户我们不是打游击的临时供应商。”借助广交会的平台,锁力国际的产品目前已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但我认为,坚持贸易多边主义、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是维持世界经济繁荣的关键。印尼和中国,尤其广东,经济合作频密、成果丰富,开放的贸易环境为双方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促进优化资源配套。”朱志伟说,“抱团好发展,我们将会继续推动印尼和广东的经济往来,促进企业深度对接、拓宽合作领域,为两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广东省对印尼贸易促进会会长郭崧表示,期待粤印合作从“买卖对接”转向“创新共融”,打造“湾区技术+华侨资本+东盟市场”新范式。“投资广东,就是投资中国未来!

采写:南方+记者 唐子湉 唐亚冰 宾红霞 杨天智

设计:程子宜

编辑 钟烜新 陈梅玉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