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那些“坑”,你都踩过吗?

茶山政法
+订阅

网络购物平台愈发多样化,大家越来越习惯在网上买东西,可当你享受网购的乐趣时,骗子正盯着你的钱袋子,装成“商家”却只接单不发货,省钱不成反被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一、什么是虚假购物、服务类诈骗

01 虚假购物

诈骗分子通过社交软件、网页、短信、电话等渠道发布商品广告信息,通常以盲盒购买、海外代购、低价转让、0元购物等方式为诱饵,诱导受害人与其联系,待受害人购物付款就将受害人拉黑或者失联,受害人也未收到约定的商品、货物;或以加缴关税、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实施诈骗。

02 虚假服务

诈骗分子通过推广发布信息,谎称可以提供正常的生活型服务、技能型服务等(如:代为生活缴费、音乐制作、网站制作、论文发布、代加工等),以及谎称可以提供非法的各种虚假服务(如:调查追债、提供定位、交通违章处理等),以缴纳定金、保证金,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后将市民拉黑,从而实施诈骗。

二、“虚假购物”套路解析

第一步:发布消息

诈骗分子发布虚假购物信息,打着“低价”“福利”“让利”等极具诱惑性的幌子吸引消费者的注意

第二步:福利诱惑

吸引消费者关注后,诈骗分子会透露还有更丰厚的福利或优惠,可以通过添加微信等社交好友账号后继续进行交易。

第三步:实施诈骗

第三步:添加上好友后,等到消费者彻底上钩并成功转账后,诈骗分子便会就此消失,甚至将消费者拉黑,一个环环相扣的网购骗局实施成功。

三、“虚假服务”套路解析

第一步:寻找目标

诈骗分子利用网络技术获取网站关键字检索资料,寻找有需求的潜在诈骗对象,主动联系受害人。

第二步:伪造信息

诈骗分子添加受害人微信后,将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身份证照片发给受害人,或者伪造微信聊天记录,骗取受害人信任。

第三步:实施诈骗

待受害人相信并转账成功后,将其拉黑

四、如何预防此类诈骗

01 甄别购物软件

高质低价商品私下交易要当心,防止财物与信息两空,注意甄别所使用的购物软件、交易平台是否正规、可信

02 私加联系方式的卖家不可信

异常低价的商品提高警惕,通过正规平台进行交易,对跳过平台私加QQ、微信的卖家一概终止交易,更不能随便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木马)。

03 注意评估微商、微信群

通过微商、微信群交易时,一定要详细了解商家真实信息,确定商品真实性,多方面综合评估,交易时最好有第三方做担保。

04 选择正规平台交易二手物品

网络二手平台交易存在风险,在购买物品或者转卖闲置物品时,应该选择有信誉保证的店铺或用户,交易也要在该平台上进行,采取正规的交易流程,选择有第三方担保的交易方式,一旦出现问题方便退换货,对于陌生人发来的购物链接要提高警惕性

防骗口诀:

退款要在官网退,其他链接不能点。折扣信息别轻信,虚假交易要当心。付款链接看仔细,确认商品再点击。莫被优惠冲昏头,购物网址要看清。

文章来源:平安茶山

请关注“茶山政法”南方号,了解更多平安资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