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一场特殊网络直播课吸引了众多农技推广人员和种植户围观——豇豆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课程由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徐汉虹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尹飞讲授,他们将生动的案例和专业的技术知识结合,娓娓道来。
授课在广州农博士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进行,连日来,为解决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需求,该平台以专家技术团队为依托,线下线上共同推进,打破传统农技服务的时空壁垒,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了“专家—农户”连接方式,积极连接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
从应急“问诊”到“抢单”解答
番禺区洛浦街上漖村年桔和年花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村里的年桔已经在省内外打开了销售市场,为当地带去了可观的收入。去年10月,广东省农科院植保所两位农博士专家应邀前往上漖村年桔种植基地做应急“问诊”,发现普遍存在水肥管理较差、桔树营养不足、用药不规范等情况。
为此,专家给现场的10余位种植户详细讲解了水肥管理、树体培育、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同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平台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业问诊找博士”是该平台重要服务项目,除了邀请专家为田间地头提供线下应急“问诊”服务,更开创了专家“抢单问诊”等“互联网+农技服务”应用模式,通过农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农户等“挂号”“下单”,农技人员“接单”“抢单”等方式,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便捷的农技远程咨询问诊服务。
在“广州农博士”微信公众号“服务”主页面,列出了“我要看”“我要问”“我要答”三项服务内容,手机号码注册后点击“我要问诊”即轻松直达提问界面。所提问题亦分门别类,既有种植、养殖,也有农业环境、农业机具,甚至细分为果树、蔬菜、花卉、粮油、畜牧、水产。在这条通过互联网搭建的生产者和农技人员的直达通道上,从提问到有效回应的时长能缩短到24小时以内。
“黄瓜苗刚长出来就很多黄斑点怎么办?”“请专家帮忙看看怎么提高树苗存活率?”“灯笼花这样是不是苗不行?”“请问从化那边现在有外地蜂农进场了吗?”“秋葵上面的这个是什么虫子,要不要打药防治?”在微信公众号“广州农博士”主页面下方,点击“我要问”,就能看到很多这样的用户带图提问和专家解答。“解答很清晰,一看就懂,一看就会,比自己在网上搜了一大堆还要辨别信息真假要实用。”用过该平台的农户说。
据了解,自2024年1月以来,参与该平台网络问诊的专家已达4000余人次,有效回答3960人次,其中“抢单问诊”2735人次,有效回复率高达97%,而69%属于农博士专家线上“抢单”解答。
农技短视频打破服务时空壁垒
“广州农博士微信公众号,是向农户传达农业政策、传播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等信息的重要载体。”平台有关负责人介绍道,过去的一年,该公众号发布涉农题材文章300余篇,颇受广大农户青睐。
“最近几年大家有没有听过荔枝上出现一种病,叫做水印,或者叫墨水印、水绿,其实这是过量的锰累积在果皮造成的荔枝生理学病害,叫黑皮病,主要出现在广东、广西、四川。”去年冬至前夕,广州农博士视频号发布了一条由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土肥水管理岗位科学家姚丽贤讲解关于荔枝黑皮病的3分钟农技科普短视频,登上了热搜。
“从2024年开始,我们开始用当前流行的短视频方式,在广州农博士微信公众号的基础上,开设了广州农博士视频号做农技知识科普和推广,针对广州区域内的粮食、果蔬、花卉等作物,以及水产、禽畜等养殖业,结合农时农事热点,邀请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专家讲解和拍摄录制。”广州农博士综合服务平台有关负责人表示,短视频的优势,在于能直观呈现农技演示操作过程,将复杂的技术可视化,及时把新知识传达给农户,让他们快速学习到现代种养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至今,广州农博士视频号共发布推送农技科普短视频50余条,浏览量近500万人/次,主要集中在水稻、蔬菜、水果等种植板块,包括水稻提质增产系列、农作物台风前管理系列、农作物雨后管理系列、蔬菜田间病虫害管理系列、蔬菜害虫轻简化绿色防控技术系列等。
南方+记者 黄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