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虎门服装向"数"而行,政策红利锻造产业新优势

南方+

4月14日,虎门镇召开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会,虎门镇党委书记蒋亚军在会上表示:“服装产业是虎门的优势产业,数字化转型是破局的关键。”这场由政府、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会议,不仅发布了最高百万元的政策奖励方案,更展现了虎门以“数智化”重塑传统产业的决心。

4月14日,虎门镇召开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会。

4月14日,虎门镇召开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会。

作为全国首个“中国服装服饰名城”,虎门拥有2300余家服装企业、36个专业市场,相关从业人员20万人,年销售额近850亿元。然而,面对国际市场波动、品牌附加值低等挑战,产业转型迫在眉睫。

会上,《虎门镇支持纺织服装企业上规发展做大做强的若干措施》《虎门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两大政策同步发布,通过真金白银的扶持,破解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以纯、衣针衣线等标杆企业的实践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转型路径。一场以政策为引领、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变革,正在虎门加速落地。

衣针衣线数字化改造后-车间图。

“虎门制造”向“虎门智造”转型

在推动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征程中,政策犹如明亮的灯塔,为企业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东莞市及虎门镇政府深刻认识到纺织服装产业转型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为产业转型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强大的动力支持。

衣针衣线数字化改造后-车间图。

东莞市工信局副局长江小敏在会议致辞中明确指出,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改造,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商业模式的重构,是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深刻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于虎门服装产业的核心意义。虎门镇更是积极响应,出台《虎门镇支持纺织服装企业上规发展做大做强的若干措施》《虎门镇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两大政策,为产业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若干措施》共拟十条,从多个维度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对首次上规的企业,给予市、镇两级1:1配套奖励,这一举措有效激励了中小企业积极扩大规模、提升产能,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如进入快速成长期、稳步壮大期、突破扩张期、龙头引领期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50万、100万、300万元资助。这种分阶段的资助政策,精准匹配了企业在不同发展时期的需求,助力企业逐步成长壮大。

东莞市听雨轩服装有限公司数字化改造后车间。

同时,对获中国质量奖、中国商标金奖和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对获省、市政府质量奖的企业给予60万元奖励,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从低端制造向高端品牌迈进。

《数字化资金管理办法》共拟六条,聚焦企业数字化改造。对进行数字化改造的企业,分批次、分档次给予资助,让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政策的支持。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的认定企业,给予100万元奖励,这一高额奖励激发了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的积极性,促使更多企业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实现“虎门制造”向“虎门智造”的跃升。

“政策的出台,为虎门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目标导向。”虎门镇经济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企业明确了发展方向,有了政策的扶持,更加坚定了转型的信心和决心。政策的引导作用,如同强大的引擎,推动着虎门服装产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加速前进。

先行新标杆企业为转型探路

在虎门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一批企业勇立潮头,积极探索数字化改造之路,成为行业标杆,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衣针衣线(东莞)制衣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2024年,该公司的数字化项目入选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集,还荣获东莞市“数据要素×工业制造”大赛三等奖。公司总经理卢道智在会议上的经验分享,让众多本地企业看到了数字化转型的无限可能。

卢道智表示,衣针衣线公司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从生产环节入手,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生产设备和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精准化控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等进行精准洞察,及时调整产品设计和生产计划,使产品更加贴合市场需求。在销售环节,公司借助数字化营销手段,拓展线上销售渠道,通过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开展精准营销,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量。

除了衣针衣线公司,虎门还涌现出了以纯、听雨轩等一批数字化改造的标杆企业。以纯集团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了供应链的智能化管理,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产品销售,各个环节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协同运作,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听雨轩则注重数字化设计研发,利用3D设计软件等技术,缩短了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质量,为品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东莞市恒悦服饰有限公司数字化改造后车间图。

东莞市恒悦服饰有限公司数字化改造后车间图。

据介绍,虎门服装企业还引入了智能大数据生产系统,通过标准化、数据化和流程化的管理,实现了从裁片到成衣的快速转换,最快仅需5分钟。上述举措大幅提升了生产效能,实现了降本增效。

这些标杆企业的成功实践,为虎门服装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它们用实际行动证明,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其他企业通过学习和借鉴这些标杆企业的经验,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方法,加快自身的转型步伐。

多方协同构建产业新生态

虎门服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企业单打独斗,而是政府、企业、服务商等多方协同合作的结果。各方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构建了一个良好的产业转型生态。

服务商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领航(浙江)工业互联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观灵和东莞联通新型工业化事业部总经理李瞻宇在会议期间的技术路演,为中小企业破解数字化难点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领航(浙江)工业互联有限公司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为企业提供从设备联网、数据采集到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等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其平台,企业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东莞联通新型工业化事业部则凭借其在5G技术方面的优势,为企业提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解决方案。利用5G网络的高速率、低时延特性,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实时控制和协同作业,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动力。

虎门富民集团也在产业转型中积极作为,发布打造“虎门富民商城”线上线下供应链平台计划。该平台由线下、线上、品牌出海三部分组成。线下部分规划以虎门会展中心为改造点,打造全新的服装品牌展销一体化平台,致力成为永不落幕的服装展销会。

这一举措将整合虎门本地的服装产业资源,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展示和销售空间,提升虎门服装的整体影响力。线上部分通过“私域运营”模式,锁定商户及采购客户,掌握服装产业发展动态及趋势。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市场信息和营销建议,帮助企业更好地拓展市场。品牌出海部分,筹建“虎港供应链”项目,为服装品牌出口报关、出口退税等方面提供支持;启动一带一路跨境电商项目,借助“服装服饰选品中心”落户虎门的契机,孵化更多本土优质服装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引领服装品牌走出海外,开拓外贸市场。

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虎门镇通过出台政策、组织供需对接活动等方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创新,引进培育高端人才,为产业转型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东莞市名威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建华坦言,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服装企业应对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虎门服装产业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政策引领为产业转型指明了方向,企业先行树立了转型标杆,多方协同构建了良好的转型生态。

从“汗水经济”到“智慧经济”,产业发展升级之路印证着一个真理:传统产业不是落后产能的代名词,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也能破茧成蝶。这场始于生产线的数字化变革,正在重塑虎门服装产业的竞争格局,为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写下生动注脚,也有望让“虎门服装”这一品牌在全球市场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南方+记者 何明强

编辑 黄新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