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受助学子从全国各地赶到东莞送别“坤叔”

南方+

4月16日,助学老人“坤叔”的追悼仪式如期举行。

自1988年起,坤叔因一封辍学少女的求助信踏上助学之路,自此倾尽心力。他创立“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37年如一日奔走于贫困山区,带领团队资助了9000余名寒门学子。

坤叔,全名张坤。4月13日,坤叔与世长辞,享年80岁。

追悼仪式当天,众多曾受到坤叔资助的学生从湖南、广西、江西等地专程赶到东莞。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龙群华告诉记者,这次追悼仪式一切从简、公开透明的风格是坤叔资助原则的延续。“这几天不断有学生在群里接龙,我们已知过来送坤叔的学生有139人,还有很多是得知消息自发过来的。”

张坤人称“坤叔”,微信名称叫“助学的坤叔”,头像是和一群孩子们的合影。

在去世前的最后一条朋友圈还在挂念“孩子们”。他写道:“再过两天就要到湖南新邵县走访了,本学期还有5名新邵县的贫困学子还未被结对资劭。有意帮助他们的善长仁翁,请尽快与我们联系。”

坤叔的微信朋友圈。

4月13日,坤叔于当天凌晨逝世,享年80岁。这些天,曾受到坤叔资助的学生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悼念与怀念。

“6天前爷爷还在朋友圈说要去湖南走访,但没等到爷爷再一次到来的消息,而是他再也不能来的消息。”受助者麻满婷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

她还回忆起记忆中坤叔的模样,她说:“以前上学,一年总是念叨的,爷爷能来,想见到他。看见了他又不敢和他讲话,他眼睛小小的,他说话一字一句,佝偻的背还是我近几年才发现的。”

她继续写道:“爷爷到我们学校,把受资助的人聚在一起,他站在台上讲,我们坐在下面听,他眼里充满慈祥,像一个多年在外打工的老父亲回家,见到自己亲人孩子的喜悦,眼里装的全都是我们。”“我最最最爱的张爷爷,您长眠。您走过的路,会有很多人跟着您的步伐继续坚定地走下去!您的精神也会一直鼓励指引着我们!”

曾美玲是当年的受助学生,她回忆坤叔术后仍坚持参加公益活动的场景,她写道:“他用一生搭起桥梁帮助贫苦孩子”。她还提及一段遗憾往事:曾经有个内向腼腆的小女孩,鼓起勇气索要了坤叔的联系方式却未拨通电话,坤叔的签名名片成为最珍贵的纪念。

另一名受坤叔帮助的丹丹在朋友圈发文细数坤叔的点滴关怀:带孩子们第一次吃荔枝、烧鹅饭,赠送第一部手机,参与毕业典礼,介绍工作宿舍等,还讲述坤叔晚年仍牵挂她的生活工作情况。

她写道:“我们以最深切的哀思,送别如光如暖的张伯。张伯的离开,让人间暂失一份温柔的守护,但他用爱与善意编织的故事,将永远在我们心间流淌。那些被他牵过的小手、被他点亮的眼眸,是他留在世间最动人的印记。”

“爷爷,我想您了,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视频通话,最后一次聊天,2023年上半年那次成了我陪您吃的最后一顿饭,22年下半年我们一起合影的那张照片也成了我们最后一次合影。”曾受到坤叔资助的陈颖写道,“爷爷,这些都会成为我们美好的回忆。”

“千分一”工作人员龙莹花是湖南凤凰人,耳喻目染“千分一”的活动,主动到中心工作。她说,由于坤叔体内安装了7个支架,加上年事已高,但没想到坤叔走得如此突然。“您走的很急,来不及跟您说一声道别。您走的很慢,永远走不出我的心里。人们都在想离开能留下些什么;您却留下了我们!张伯,想您了……”

还有许多学子心情与龙群华一样,“这几天不知道用什么文字来缅怀您,此刻感觉所有的文字是那么多苍白无力。”

撰文:蔡子航 薛屏

编辑 黄新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