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新保”首个产品落地,能否破解创新药支付困境?

南方+

我国创新药研发进入快车道,但有了药,还要“用得起药”。动辄数十万元的癌症免疫疗法、百万元的CAR-T细胞疗法等创新治疗方案,医保门槛难进,患者自费无力,如何破解创新药支付困境,成为社会重要课题。

广州在创新药支付方面的探索走在全国前列。继3月25日广州医保局宣布推出6款以保障创新药械为主的“穗新保”商保产品后,4月15日,珠江人寿率先上线“穗新保·珠江药安心”,成为“穗新保”首个落地产品,也是全国首个覆盖港澳药械通及高值创新药械产品的普惠型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穗新保”纳入多种高值药械

“我们的产品最大的特点是覆盖了100多种高值自费创新药械,其中包括‘港澳药械通’引进大湾区的创新药械,以及纳入广州本地创新药械目录的产品。”珠江人寿医保管理部总经理余峰介绍。

据悉,“穗新保·珠江药安心”以“港澳药械通+本地创新药械”为保障核心,覆盖100+种高值自费创新药械,提供最高400万元保障(含200万一般医疗保险金、400万120种特定疾病保险金、200万特定药品保险金及100万质子重离子保险金),创新药械、特定疾病和质子重离子0免赔且100%赔付。同时,创新药械支持院内院外理赔,院内支持一站式同步结算,院外支持特定药店直付理赔。市民可使用广州医保个人账户为自己或家人投保,最低保费207元起。

记者查询发现,“穗新保·珠江药安心”纳入的质子重离子医疗保险金达到100万元。同时,一款CAR-T疗法也在保险赔付之中。

中美华东CAR-T产品经理谢阅告诉记者,该公司CAR-T治疗产品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上市超过一年,定价在115万元,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公司通过加入各地的惠民保来积极推动治疗可及性,但是昂贵的治疗费用始终是一大门槛。此次落地的‘穗新保·珠江药安心’纳入该产品,而且院外药房也支持直付理赔,真正让患者享受0元治疗。”

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范阳东教授指出,创新药械纳入商业保险试点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填补基本医保的保障空白,缓解医保基金压力;另一方面为创新药械开辟市场空间,推动医疗科技产业升级。“穗新保”作为典型范例,通过健全多层次保障体系,不仅提升了社会抗风险能力,更有望带动医疗健康产业新发展,最终实现民众健康福祉的整体提升。

“广州方案”走在全国前列

《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5)》显示,我国创新药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估算金额达到1620亿元,同比增长16%。但在创新药械的支付方面,个人自费约占44%,基本医保支出约占50%,商业健康险赔付仅占7.7%,约为124亿元。

要让老百姓用得上新药好药,也要让创新药企获得合理的回报继续投入研发,创新药械的支付困境一直是业内关注的话题。

“以癌症治疗为例,截至2025年3月,只有7个PD-1/PD-L/CTLA4纳入了医保,整体比例不到30%。没有纳入医保的上述产品整体费用会较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蔡修宇教授介绍,以帕博利珠单抗为例,目前获批的适应症里,有6个是目前国内独家获批,若病人没有商业保险的情况下使用,2年的治疗费用大约需14.4万元。

2024年12月14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透露,2025年将研究探索形成丙类药品目录,并逐步扩大至其他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今年1月17日,国家医保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司长黄心宇表示,丙类目录与国家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同步开展,计划于年内发布第一版。

广州的探索可谓走在全国前列。2024年12月,广州市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创新药械纳入商业健康保险,为创新支付机制奠定基础。在此政策推动下,2025年3月25日,广州市创新药械商业保险保障试点工作启动,发布“穗新保”系列产品,标志着广州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穗新保·珠江药安心’突破传统商保限制,实现两大创新保障:一是参保门槛低,无论是否参加基本医保均可投保,为无医保人群提供医疗保障;二是保障范围广,同时覆盖医保目录内外医疗费用,切实减轻患者自费负担,让各类人群都能安心就医。”余峰介绍,项目将逐步扩展至大湾区全域,通过持续优化保障范围和服务体验,助力打造“健康湾区”样板,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创新药械的治疗红利,为全国医疗保障创新提供“广州方案”。

南方+记者 严慧芳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