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铁看“百千万工程”,你最中意哪座城?

粤改粤好
+订阅

“各位旅客朋友大家好!欢迎乘坐G8446次列车,本趟列车由广州东开往广州南……”4月14日13时42分,随着高铁列车乘务员的播报提醒,直播报道团出发了,镜头聚焦高铁沿线的县镇村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以来的新变化新成效。

04:30

G8446是一趟高铁环线列车,途经广州、惠州、河源、梅州、揭阳、汕尾、深圳、东莞等多个城市,历时约6小时再次回到广州。自2024年9月开通以来,该环线大大缩短了粤东地区与大湾区城市的时空距离,串联起众多景点形成粤东旅游“黄金走廊”,绘就了一幅广东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实景图”。

第一站

广州瓜岭村

水上古村变身文旅热门打卡地

古村焕新颜,文旅出新彩。直播第一站,团队来到了广州增城区新塘镇瓜岭村。

清代建筑民居群错落有致,岭南水乡特色鲜明,由华侨捐资建成的宁远碉楼矗立水畔——这是一座兼具岭南特色与侨乡文化的古村。

瓜岭村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题,打造岭南精品名村。受访者供图

瓜岭驻村第一书记李修名介绍,侨乡留下了不少特色民居建筑与碉楼,成为瓜岭村开发文旅的优质资源。当地整体规划产业、开发建筑资源,将闲置的旧厂房、旧民居打造成文创产业园、非遗街区和民宿,同时依托村内老街、碉楼、龙舟、水系等资源,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接下来,我们要以多种方式激活村内资源,打造具有岭南浓郁特质的岭南精品酒店、特色民宿。”

统计数据显示,项目启动以来,瓜岭村累计盘活古村老旧房子、宅基地、村集体用地近3万平方米,每年为瓜岭村增加收入约180万元。

第二站

惠州永汉镇

赴一场“寻猫之旅”

当高铁抵达惠州,龙门永汉镇的“豹猫”是不可错过的打卡点。

走进“寻猫之旅”主题街区,一只只憨态可掬的“豹猫”雕塑映入眼帘,它们或趴在房顶休憩,或在房屋间伸着懒腰。随着“豹猫”走红,这座南昆山脚下的圩镇愈发热闹。

永汉镇将豹猫文化融入城市场景,策划了“寻猫之旅”主题街区。南方+记者 王昌辉 摄

“寻猫之旅”的灵感来自南昆山现有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通过特色街道的品质改造升级,永汉镇实现了沿街管理有序、立面整新,还提升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永汉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林容粤介绍,当地也抓住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机遇,引进重点项目,不断丰富圩镇“内涵”。

目前,当地还引进云顶威士忌酒厂等一批高质量项目,推动“文旅+”融合型产业发展,全力打造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综合服务枢纽。

第三站

河源仙塘镇

“糖巢”孵出青年创客潮

当高铁抵达河源,东源县仙塘镇的糖巢创客社区正迎来参观的年轻人。

这里曾是镇上的“老圩镇”,“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当地谋划打造乡村文化创意园区——糖巢创客社区,吸引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发展多元产业。

糖巢叁号鸟巢成为创客社区地标之一,每逢节假日,都能吸引众多游客拍照打卡。南方+记者 王嘉豪 摄

近年来,社区通过创客大赛、人才培训、社区建设等,已引进吉客家焗鸡、广东舒健体育、河源“客+”李记传统美食等15家商家、5家个体经营户入驻。2024年,乡村运营团队实现营业收入60万元。

“我们将进一步建好平台,为想来河源、刚来河源、常驻河源的乡村创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糖巢农文旅(河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盈说。

如今,社区也成为河源新晋打卡地,社区内的咖啡馆、小酒馆、避暑小院等,每逢节假日便能吸引市民游客。

第四站

梅州筀竹村

绿美筀竹间,激荡村庄新活力

步入梅州梅江区筀竹村,仿佛走进一片世外桃源中,只见远处群山连绵,绿意盎然;近处流水潺潺,波光粼粼。河两岸的空地上,人们扎好帐篷,饮茶谈笑,十分惬意。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筀竹村发挥生态优势,完善基础设施,做优绿美生态,生态优势日益转为经济优势,曾经的“薄弱村”已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过人居环境整治,筀竹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图为筀竹村的河流两岸。南方+见习记者 杨斐君 摄

“近年来,我们修村道、治河道、美村庄,建成景观陂头、村民活动中心等公共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同时,还搭建了面积约300平方米的观景平台,在清水湾河岸打造长约350米的生态绿道。”筀竹村党支部书记李小龙介绍,优越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吸引民宿、咖啡馆、小酒馆等新业态进驻,进一步丰富乡村旅游体验。

第五站

揭阳惠来县

农业县崛起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当列车抵达南海之滨的揭阳,一场依托绿色石化的产业变革正在这里上演。

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位于揭阳惠来县,这是中国石油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也是揭阳绿色石化产业集群的“超级链主”。

广东石化公司中心控制室。 袁家豪 摄

走进项目中心控制室,科技感十足的操作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里是整个项目的‘智慧大脑’,指挥着2000万吨/年炼油、260万吨/年芳烃、120万吨/年乙烯等核心装置的高效运转。”广东石化公司生产运行部高级主管仲雷介绍,自全面商业投产短短两年时间,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已累计加工原油超3300万吨,创造产值超2000亿元。

站在项目的产品码头远眺,万吨级巨轮往来如梭。“这里水深港阔,距离国际航线仅5-10海里,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走向世界更加便捷高效。”仲雷说。

第六站

潮州大吴村

侨乡三百岁老榕树下“长”出会客厅

高铁继续向东,我们来到潮州。

距离潮汕站十余分钟车程的潮州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一棵三百多岁的大榕树下,一座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建筑引人注目,这是大吴村新晋地标——大吴会客厅。

大吴会客厅成为乡里乡亲休闲的好去处。南方+记者 黄品 摄

构筑一片文化阵地,让沉睡资源“活起来”。大吴会客厅由侨领吴清亮先生捐建的松昌幼儿园改建而成,保留了原有的外墙和牌匾,融入潮州灯笼、木雕飞檐等文化元素。大吴村党总支部委员吴淙冰介绍,近年来大吴村侨胞捐资超1亿元,建起松昌中学、秀英医院等公益设施。

大吴村也是广东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泥塑之乡。潮州市大吴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吴宏城介绍,大吴村正依托泥塑文化资源打造研学游线路,举办青少年彩绘体验课等,让非遗技艺在传承中焕发新生。

第七站

汕头铜盂镇

“潮”燃非遗!领略潮阳英歌魅力

在汕头潮阳区铜盂镇新建成的中国潮阳英歌博物馆前,随着律动的哨声和激昂的锣鼓声响起,深坽村李族英歌队阵形齐整,英歌舞步飒爽。

进入博物馆,仿佛翻开一部书写潮阳英歌的历史书。博物馆内英歌脸谱、哨子、服装等,将文化历史娓娓道来。“这里不仅收藏展示,也是向海内外推介英歌非遗的窗口、大学研学基地。”中国潮阳英歌博物馆执行馆长郭莚莚表示。

铜盂镇深坽村李族英歌队在新落成的中国潮阳英歌博物馆前表演。受访者供图

在铜盂镇,一个以“潮阳英歌”为主题的沉浸式文旅综合体也正如火如荼建设。“未来,游客可以从中国潮阳英歌博物馆出发,一路感受非遗。”“潮阳英歌小镇”综合文旅项目负责人郑文洪说。

如今通过串联名胜古迹、名人故居、美丽乡村、非遗等资源,铜盂镇不断激活传统文化“流量密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第八站

汕尾高速服务区

鲸“跃”长沙湾,玩转“交农文旅商”

进入汕尾,“广东最美服务区”不得不打卡,从高空俯瞰长沙湾服务区,其“蓝鲸天幕”外观仿若巨型鲸鱼在长沙湾破浪前行。自2024年8月开通以来,长沙湾服务区便吸睛无数。

长沙湾服务区建筑主体为鲸鱼造型。南方+记者 陈保良 摄

服务区以地方特色文化为内部装饰主基调,打造非遗展馆、地方大戏楼、汕尾特产直营店等特色空间,并联动周边“长沙古炮台”“鹭鸟天堂”“长沙夜雨台”等景点,打造集休闲、娱乐、旅游、消费于一体的高速驿站。今年春运期间服务区累计接待入区车辆50.7万车次、旅客148万人次。

同时,服务区首创与周边村镇互联互通,联动了周边长沙村、新村村、晨洲村、金町村等行政村。例如,步行3分钟左右便能到达附近的长沙村,建设四季研学园等9个节点项目,并引进市场主体试点开展“整村运营”。数据显示,2024年长沙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124万元。

第九站

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

新能源车产业链“聚链成势”

走进深汕特别合作区,这块深圳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主阵地,处处迸发产业发展活力。

“自2021年开始,比亚迪持续‘重仓’深汕,四期项目总投资超315亿元,建成满产后总年产值将超2200亿元。”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范琨介绍。

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二期与小漠国际物流港仅3分钟车程,可实现“厂港联动”。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比亚迪厂区东北方向数百米处,两个上下游配套企业也加速“起航”。

近期,京西智行深汕工厂正式投产。公司计划打造华南地区高端底盘智能制造中心,满产后产值达20亿元。在一路之隔的延锋汽车产线,自动设备有序运行,主要生产中高端汽车的仪表板、门护板等内饰件,目前产能约1300套每天。

龙头牵引,近3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聚链成势”,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加快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

第十站

东莞莞城

回归城市原点,探寻舌尖记忆

当列车驶入东莞,落日余晖洒向城市原点莞城街道,东莞记忆首开区也迎来了一天的“颜值巅峰”。

在这里,可以走进“东莞客厅”点上特色菜,在“东方红”照相馆打卡......东莞记忆正以更潮流的方式重构新一代东莞人的记忆,书写“百千万工程”的新答卷。

东莞记忆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受访者供图

东莞记忆项目启动于2023年6月,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介绍:“这里是莞城在复兴之路上找准新定位、布局新赛道的积极探索,承载了延续历史记忆、探寻未来发展的殷殷期盼。”在去年年底,该项目对外开放。

项目通过修缮老建筑、翻新地标建筑,活化记忆节点,中兴路骑楼街、西城楼公园,以及正在改造的华侨大酒店、东莞影剧院等,唤起人们的故土情怀。同时,项目也推动新旧业态共生共融,通过主题市集、音乐快闪等活动,让更多年轻人走进莞城。


19时35分左右,高铁缓缓驶入广州南站。6小时穿越10座城市,每个站点都像打开一本立体画册。当前,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投身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中,加快建设焕然一新的县镇村。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