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贯彻“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4月15日,江门市蓬江区教育系统携手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书店”)共建劳动实践室,并为江门市实验小学等8所共建学校举行授牌仪式。基于“劳动实践室”共建平台,新华书店将为学校提供劳动教育课程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课程设计、师资培训、场地设施、耗材供应以及AI评价体系等内容,助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江门市实验小学作为“劳动实践室”共建代表进行发言。
参与此次共建项目的8所学校分别为蓬江区紫茶丰雅小学、丰泰小学、实验小学、丹灶小学及江门市华侨中学、蓬江区紫茶中学、陈白沙中学、棠下初级中学。江门市实验小学校长梁永成表示,劳动实践室的启用将为学生提供“做中学、学中创”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触摸文化脉搏、服务社会需求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内涵。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蓬江区8所共建学校举行授牌仪式。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项目主管田国力介绍,有了“劳动实践室”这共建项目,集团将通过校企合作,为共建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助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综合素质。
“比如,针对‘上什么内容’的问题,我们可以提供整套的课程体系;针对师资不足的问题,我们可以提供教师培训服务,帮助兼职教师提供教学技能,还有场地设施配套、耗材物料供应、智能化综合评价体系等,以及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视频、PPT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活动。”他补充。
广东新华发行集团副总经理冉去疾表示,他们将以此授牌为契机,长期支持教育公益事业,整合多方资源持续投入、完善配套设施,让更多学生沉浸式参与劳动体验、进阶式接受劳动教育,也助力更多学校的劳动教育“从课堂走向生活”。
学生沉浸式体验劳动教育课程。
展望未来,江门市实验小学分管劳动教育的总务处副主任林健生表示,将以“劳动实践室”共建项目为基础,在劳动教育课程中引入人工智能及跨学科融合内容,例如在种植课程中,通过科学课程教导学生观察植物生长周期、记录生长状态,同时融合信息技术学科,增加人工智能传感器进行探测和观察记录,通过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蓬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雁仙表示,此次校企合作共建,打破了传统劳动教育的单一模式,将文化传承、职业体验、社会实践深度融合,为青少年提供了接触真实劳动场景的平台。这一模式,是蓬江区深化教育改革、推动“五育并举”的又一创新举措。
梁雁仙强调,各共建学校要以此次授牌为契机,将“劳动实践室”打造成三个“育人阵地”——一是劳动技能的实训阵地,通过图书整理、活动策划等岗位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职业素养;二是文化传承的实践阵地,依托新华书店的文化资源,开展阅读推广等特色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劳动中焕发新生;三是品格养成的成长阵地,引导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谛,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黄烨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