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看粤曲名家!梁玉嵘工作室落地佛山古镇

南方+

4月15日,佛山涌畔,广佛地铁朝安站旁,佛山古镇文化展厅嘉宾满座、熠熠生辉,广东省文艺名家梁玉嵘艺术工作室在这里揭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粤曲省级传承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梁玉嵘的“艺术根据地”,正式落户佛山禅城,这不仅是禅城区活化公共文化设施、传承非遗艺术的创新实践,更是锚定“岭南文脉之城”建设目标、打造岭南文化中心的关键落子。

工作室将开设公益课堂、青年演员孵化计划,并与本地私伙局合作,推动传统曲目创新改编,并将定期举办“开放日”,市民可在此参与粤剧扮装体验、聆听粤剧故事等,实现粤曲艺术的活态传承。同时,梁玉嵘艺术工作室还将与佛山粤剧院、广东粤剧博物馆、万福台等构成“十分钟粤剧文化圈”,市民游客可一站式体验从非遗展陈、沉浸演出到文创消费的全链条服务。

广东省文艺名家梁玉嵘艺术工作室隆重揭牌。祖庙街道供图

广东省文艺名家梁玉嵘艺术工作室隆重揭牌。祖庙街道供图

模板1圆形圈双线式--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主动链接艺术名家

激活高品质文化空间

活动现场,省曲协专职副主席宋枭楠首先宣读了中国曲艺家协会发来的贺信。贺信提到,梁玉嵘是德艺双馨的粤曲演唱艺术家,在全国曲艺界享有盛誉,工作室在文化底蕴深厚的佛山禅城挂牌,是广东文艺界的一件盛事,对促进佛山市和禅城区曲艺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向梁玉嵘艺术工作室赠送题词,他还笑谈与梁玉嵘“亦师亦友”的深厚文艺情谊,表达了对工作室的诚挚祝贺。

该工作室将开设公益课堂、青年演员孵化计划,并与本地私伙局合作,推动传统曲目创新改编。  南方+ 阎锋 拍摄

作为广东省曲艺家协会主席、曲艺牡丹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粤曲平喉“星腔”第四代传人,梁玉嵘艺术工作室在禅城设立,备受各界关注。禅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礼锋表示,梁玉嵘艺术工作室的落地,是当代艺术家文化自觉与家乡情怀的最好诠释,这将有力带动禅城曲艺事业发展和曲艺人才培养,为禅城区建设岭南广府文化中心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这里是我出生、成长的地方,今天,我带着这份对粤曲的热爱和初心回到家乡,深感责任重大。”梁玉嵘以“感恩、责任、前行”三个关键词,感谢禅城区和祖庙街道对工作室建设的支持。她表示,工作室将坚持扎根基层,每年开展惠民演出及公益讲座,坚持守正创新,打造“听得见的非遗”数字传播工程,坚持薪火相传,助力禅城区祖庙街道曲艺传承及曲艺进校园事业。

她还表示:“粤剧的韵味在于根植传统,但必须拥抱时代。工作室将探索跨界融合,比如粤剧与数字光影、现代音乐的结合,吸引年轻观众。”接下来,工作室将开设公益课堂、青年演员孵化计划,并与本地私伙局合作,推动传统曲目创新改编。工作室不仅承载着粤剧粤曲的传承功能,还将定期举办“开放日”,佛山市民可在此参与粤剧扮装体验、聆听建筑背后的粤剧故事,实现“以用促保”的活态传承,工作室的成立,也将进一步深化“名家引领+群众参与”的传承模式。

工作室将开设公益课堂、青年演员孵化计划,并与本地私伙局合作,推动传统曲目创新改编。 南方+ 阎锋 拍摄

工作室将开设公益课堂、青年演员孵化计划,并与本地私伙局合作,推动传统曲目创新改编。  南方+ 阎锋 拍摄

模板1圆形圈双线式--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构建文化生态圈

创新粤剧文化传承有招数

梁玉嵘与禅城渊源颇深,2009年,她就以校友身份受聘为佛山一小名誉校长,推动该校成立“曲艺培训基地”,大力推动粤曲进校园。如今,禅城已有8所市级粤剧特色学校,形成了“小学打基础、中学强技艺、高校育专才”的梯队培养体系,工作室的成立进一步构建起“名家引领+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祖庙街道党工委书记李仕亨表示,此次梁玉嵘艺术工作室落地佛山古镇文化展厅,不仅是祖庙建设综合性优质文化服务空间的“新典范”,也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的“新标杆”,更是向外宣传推介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祖庙街道也将加速构建“一核心+多点位”的文化活动空间布局,陆续打造岭南文化创新中心、古镇曲艺粤剧发展中心等一批惠民亲民的文化艺术场所,着力推进不动产变现、活动变现、非遗变现“三大变现”,持续彰显“千年古镇”的独特魅力。

工作室成为祖庙街道向外宣传推介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 南方+ 阎锋 拍摄

工作室成为祖庙街道向外宣传推介岭南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 南方+ 阎锋 拍摄

禅城区则将继续依托公共文化场馆,邀请粤曲名家走进文化场馆开展传承活动。在禅城区文化馆开展成人粤剧身段培训,提升粤剧爱好者专业表演和业务素质水平,发挥粤剧名家的带动作用,为粤剧文化传承发展、培养人才作贡献。在禅城区博物馆,推出“禅博学堂”粤剧专题研学游,以“非遗+研学”的模式传承粤剧文化。

模板1圆形圈双线式--圆形南方形+分割线【佛山频道原创】

赋能城市格调

塑造“佛山之心”文化魅力

“以艺润民、以艺兴城”,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曾小敏肯定梁玉嵘艺术工作室的精准定位。梁玉嵘艺术工作室的落户,不仅进一步丰富了佛山古镇的“传统文化味”,再次激扬起佛山古镇的文艺活力,还成为禅城区和祖庙街道在提升城市格调理念,持续深挖可塑空间,以“绣花功夫”用心雕琢,推动从打造“空间新典范”向“格调新典范”提升的又一实践。

当前,禅城区正深入推进“城市格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城市格调规划、形态、空间、业态和氛围等五大方面精准发力,将艺术空间、公共文化用房、文艺新业态等有机整合,以高质量文艺催生高品质格调。

从粤剧文化创新与传承的角度赋能城市格调,是禅城的着力点之一。通过“城市IP”塑造计划,禅城将粤剧等元素融入城市形象标识、主题歌曲及网红打卡点,提升文化辐射力;推动戏曲进乡村,擦亮祖庙街道“中国曲艺之乡”金字招牌、张槎街道“南海十三郎故乡”文化名片,举办“四季村晚”粤剧专场晚会等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粤剧的文化魅力。

去年,新的粤剧文化地标——佛山粤剧院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作为集演出、粤剧文化展览、粤剧文化体验、文旅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体验式”粤剧文化剧院综合体,正持续以现代艺术形式焕发古老粤剧的新风采,助推粤剧文化产业跨界发展。在十大民俗文化品牌中,禅城每年举办的祖庙庙会、华光诞,都会以非遗巡游、演出等形式邀请粤剧专家、名角、专业剧团、民间粤剧私伙局开展粤剧文化分享、演出,带动民众充分参与到活动当中,让经典咏流传,充分激发粤剧文化创新活力。

接下来,禅城区将抓住梁玉嵘艺术工作室落户祖庙的契机,加速打造“一核心+多点位”的文化活动空间布局,继续盘活用好公共配套文化空间,持续以文化赋能,以格调提升、品质提升、形态提升彰显“佛山之心”独特魅力,以文化为支点,撬动城市能级跃升,全力打造岭南文化中心。

作为核心街区的祖庙街道,自启动城市格调提升行动以来,祖庙已完成格调项目95个,举办上百场文艺相关的活动。接下来,随着新华悦读空间、古镇文化展厅和古镇艺术创作中心等一批文化艺术空间的启用,并依托佛山古镇七大民俗活动和特色文化活动,祖庙将打造更多文化魅力和文化流量相融的格调活动,充分展现佛山古镇现代之美、潮流之美、人文之美。

采写:南方+记者 阎锋

读者群  南方+ 阎锋 拍摄

编辑 梁彩敏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