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区桥梁维修改造及重建工程正式开工

南方+

近日,随着水厂旧桥半幅桥体在绳锯切割下缓缓分离,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中交四航局)承建的广州市白云区桥梁维修改造及重建工程项目正式动工。作为白云区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涵盖罗溪大桥、峡石大桥、蚌湖大桥及水厂桥的升级改造与重建,项目建成后,将全面提升桥梁安全性能与通航保障能力,标志着白云区城市更新与交通路网优化迈出关键一步,为白云区交通发展注入新动能。

1

据了解,白云区地处广州市北部,河网密布,桥梁是连接城乡交通的重要纽带。近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车流量激增,部分桥梁因建成年代久远、承载能力不足,存在安全隐患,且难以满足当前交通需求。其中,水厂桥半幅桥墩因水毁坍塌,已紧急封闭;峡石大桥与蚌湖大桥通航安全设施不足,存在船舶碰撞风险;罗溪大桥助航标识亟待完善。为此,白云区政府将桥梁维修改造列为重点工程,旨在通过系统性整治,构建“安全、畅通、智慧”的交通网络。

该项目工程以“安全优先、功能提升、绿色智能”为原则,主要建设内容为“加固维修、功能提升、拆除重建”三方面升级改造。对罗溪大桥航标设计安装,包括桥涵标、甲类、乙类警示标志等设施;对蚌湖大桥与峡石大桥进行通航安全整治,包括增设航标、主动防撞预警系统的安装、被动防撞设施如防撞护舷的设置等内容;对水厂桥进行半幅拆除重建,对全桥及上下游一定范围内的河床铺砌和河堤挡墙进行修缮。

项目团队在施工过程中面临地质复杂、工期紧张、交通协调难度大等多重挑战。水厂桥所在区域地层以杂填土、淤泥质土为主,桩基施工易塌孔,针对以上地质溶洞难题,采用低速冲孔工艺,加大泥浆密度并掺入水泥强化护壁,提前备足溶洞应急材料;峡石大桥仅设置一个通航孔,防撞设施安装需在不影响航道通航的前提下进行,项目团队采用在航道上下游设置警戒船,加强与海事、航道部门沟通,确保施工与船舶通行两不误;而蚌湖大桥高峰时段车流量大,拥堵现象频发,通航净宽有限,进一步加剧该桥梁防撞设施施工难度,项目团队精准施策,定制专项方案,提早做好物资进场计划,增加运输资源配备,选择夜间交通量较小时运输;实时管控扬尘、噪音,施工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此外,项目严格遵循“安全第一、生命至上”原则,全员接受安全培训,确保施工“零事故”。

为筑精品工程,中交四航局项目现场负责人饶浩严设立专项领导小组,牵头落实环保责任制,带领团队锐意创新,践行环保理念。在桥梁防撞设施选材上,采用轻质高强钢覆复合材料,减少运输与安装能耗;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加强文明施工管理,防范和减少扬尘、水质污染。项目明确环境保护目标,承诺“水体功能零破坏、噪声振动达标控、水土流失最小化”。

1

目前,项目团队已完成前期勘察、交通围蔽以及旧桥主体拆除,正在进行的桩基施工完成后,将推进旧桥桥台拆除工作。项目建成后,雄伟村、米岗村等周边村镇的交通压力将显著缓解,钟落潭镇物流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为流溪河流域船舶通航提供更高安全保障。“这些桥梁不仅连接道路,更连接民心。”饶浩严强调,团队将继续深化与属地各级单位合作,推动中交四航局的“工匠精神”在白云区落地生根,助力白云区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袁佩如 

通讯员 肖明葵 林清

编辑 张茵 彭奕菲
校对 曹柏英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