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教授专题调研博罗古城改造项目

博罗发布
+订阅

4月11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院院长吴志才教授赴博罗古城开展项目调研,实地调研古城改造实施进展。

调研组一行沿着环城路和榕新路调研老城外立面建筑和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先后前往了革命旧址、韩尚书祠堂、铁炉巷、老中医和老粮仓等多个改造项目,并现场听取了关于古城改造工程实施进度、业态招商等工作情况的汇报。调研期间,吴志才对博罗县政府及县建工集团在古城改造中展现的高效攻坚能力给予高度评价,项目团队在短短一年内有效破解了资金筹措、项目征拆、历史建筑消防等一系列难点堵点,通过统筹实施历史文脉保护、人居环境提升和县城功能优化,既守护了古城风貌又改善了民生福祉,系统提升了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在城市更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探索出了博罗的实践样板。

针对后续建设方向,吴志才建议着重加强三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在历史文化发掘、梳理和活化利用方面下功夫,通过差异化定位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二是进一步在社区参与方面下功夫,通过成立古城保护发展民间委员会,整合社会力量资源,在工程项目推进和保护历史文脉等关键问题上凝聚共识,形成政府主导、国企实施、民间协同的共建共享机制,培育古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治理生态。三是进一步在老城数字化治理方面下功夫,通过数据古城的建设,赋能博罗古城文化宣传、产业招商和社会治理工作。

县建工集团表示,接下来,将立足民生需求,以“绣花针”功夫持续推进博罗古城改造这一民心工程、生态工程、文化工程,全力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传承和保护历史文脉、提升城市风貌、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增强县域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

据了解,博罗老城综合承载力提质补短板建设项目是以华南理工大学吴志才教授团队编制的《博罗古城文化旅游生活区总体规划》为基础,以“四共理念”为引领,由建工集团全力打造“宜居、宜文、宜游、宜创”的现代化古城样板。截至2025年3月末,建工集团累计完成投资约1.5亿元,其中革命旧址广场、韩尚书祠综合配套、北门广场和塘滩路街心公园已完工,西部停车综合配套项目已封顶,老粮仓活化改造、老中医综合配套、铁炉巷综合配套和街巷提质升级改造等项目正有序加快推进中。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