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阳法院立案庭,每一份递进窗口的案卷背后,都是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作为诉讼服务的“第一窗口”,这里用耐心细致的接待与润物无声的司法温情,把“立案难”“沟通难”的堵点,转化为“马上办”“暖心办”的服务亮点,让冰冷的法律条文落地为可触摸的司法温度。
应立尽立:巧解管辖争议
“原本还担心沟通困难,没想到从材料审核到疑问解答,每一个环节都无比耐心,为这样的司法温度点赞!”近日,某律师在朋友圈记录下这段立案暖心故事,为惠阳法院诉讼服务工作点赞。
原被告因足浴店合伙经营产生纠纷,原告以被告未履行合同义务为由诉至法院。今年3月17日,代理律师携案卷材料来到惠阳法院立案窗口。立案庭干警仔细审查后发现,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本案被告住所地管辖特征明显,而涉案合同履行地尚未形成明确证据链。
“足浴店就在新圩镇,理应属地管辖!”律师指尖在合同地址条款上重重敲击。惠阳法院立案庭庭长钟盛缓步上前,温声提议:“我们到调解室详细沟通可好?”调解室墙上“司法为民”的标语格外醒目。
钟盛当即翻阅案卷,发现虽然合同纠纷涉及的足浴店确属惠阳管辖范围,但原告方未能提供完整的经营主体证明文件。对此,钟盛在严格落实“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司法原则的基础上,提出“补充举证+容缺受理”的解决方案。“根据属地管辖原则,若你们能够提供店铺当前实际经营的影像资料及配套证明材料,法院可依法启动立案程序。”钟盛说,这一既恪守立案登记制要求,又彰显司法人文关怀的提议,让紧绷的气氛瞬间缓和。
这份司法温情触动了代理律师,他举起手机定格这庄严时刻,配文“司法有温度 心安在惠阳”的朋友圈瞬间收获数十个同行点赞。
这条朋友圈背后,是惠阳法院暖心诉讼服务的生动注脚。正如钟盛所说:“我们多走一步,当事人就能少绕弯路。”这份司法温情,正通过无数个这样的春日,在群众心中播撒法治信仰的种子。
速调速决:纾解百姓急难
“我父亲病危,我申请延期开庭。”今年2月28日,刘某携带书面《延期开庭申请》找到惠阳法院法官张婷。
刘某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被告。刘某和莫某系朋友,刘某因资金周转陆续向莫某借款14000元,经莫某多次催促下,刘某仅偿还了3200元。因此,莫某无奈将刘某诉至法院。惠阳法院予以立案并定于3月4日开庭审理。
“我的父亲肺癌晚期,2月18日已经办了出院,进入临终状态,这段时间我想要好好陪伴在老人身边,希望能够延期开庭至少三十天......”刘某神情低落、声音带着些许哽咽。
面对眼前家庭出现变故、心情低落的刘某,张婷贴心地为其送上一杯温水,她一边细致梳理案卷材料,一边用温和的语调引导刘某平复情绪。当发现案件标的额较小、被告如今已到法院主动应诉,且双方对基本事实无原则性分歧时,张婷敏锐意识到,对于这个正经历人生至暗时刻的儿子而言,此刻最需要的是尽快卸下诉讼负担,全心全意照顾临终的父亲。
“刘先生,您看这样处理是否妥当?”张婷将调解协议关键条款逐条讲解后提议道,“我们现在就联系原告方沟通调解方案,争取今天把这件事了结,您也能腾出精力照顾家人。”
获得刘某同意后,她立即拨通原告电话,展开耐心沟通。“莫先生您好!我是惠阳法院的张婷法官,关于您起诉刘某的民间借贷纠纷案,我们仔细审查了材料,认为有调解空间,想询问您是否愿意尝试调解解决纠纷?”张婷说。
“调解的话……我担心对方还是赖账,之前催过很多次都没用。”电话里莫某的声音稍显犹豫。
“这个你完全不用担心,法院会出具《民事调解书》,对方若不履行,您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了解到原告的顾虑后,张婷为其释明相关法律。
经过法官释法明理后,莫某表示愿意调解,最终双方当场达成一致调解意见。
“张法官,真的不知道怎么感谢您......之前还担心开庭来回奔波,现在终于能安心陪伴父亲了。”刘某说。
无碍沟通:传递无声温情
阳光斜照进秋长法庭诉讼服务大厅,玻璃窗上跳动着细碎的光斑,取号机嘀嗒作响。秋长法庭干警小达抬头,看见一对中年夫妻站在窗口前。
“请问怎么起诉?”女人低头在手机上打字,屏幕亮起一行字,身旁的男人双手在空中划出流畅弧线的手语。
小达注意到这对聋哑夫妇的特别沟通方式,当即在电脑上新建一个空白文档。
“需要事故证明、维修单据、营运损失证据。”键盘敲击声替代了问答,小达将显示屏转向他们,将常规的语音问答切换成可视化交流。
男人立即从文件袋掏出事故认定书和车辆维修证明等证据材料,旁边的女人低头在手机上打字,屏幕蓝光映照着她紧锁的眉头。经过一番无声的沟通,得知她丈夫是一名网约车司机,不久前发生了交通事故,肇事方没有赔偿停运损失,故到法庭咨询如何提起诉讼。
“我们可以先帮您联系对方调解。”小达在文档里加粗这行字,征得同意后,他当场拨通被告电话。
“您好,这里是秋长法庭诉讼服务中心,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您需要承担的赔偿义务是......”他边说边在赔偿明细表上圈划。
当听到被告推诿误工费时,当即调出类案裁判文书摘要,耐心告知被告应履行赔偿义务,并详细解释拒不赔偿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沟通过程中,小达始终一边用侧头压住话筒一边双手打字向当事人展示被告的反馈,最终被告同意和解并保证通话结束立即通过微信转付赔偿款。
提示音响起,男人点开微信页面,300元的赔偿转账通知照亮了他眼角的笑纹。
他们再次用手语表达谢意,这场仅用60分钟的无声调解,终以数字支付的叮咚声画上句号。
从调解室里温热的清茶到当场的速调速决再到“无声”服务的暖心对接,惠阳法院始终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将司法服务延伸至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今年以来,立案窗口接待群众1739人次,受理网上立案7502件,电子送达26548次。
下一步,惠阳法院将继续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诉讼服务举措,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透明的司法服务,让每一位走进法院的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眼前,司法温暖触手可及。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 叶琳
图片:惠阳法院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