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国家安全教育这堂课?广东评选出一批优质课例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4月12日,2025年度广东省高等院校国家安全教育优质课例展示活动在广东财经大学举行。

2025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进一步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广东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开展了国家安全优质课例征集和展示活动。

在各高校广泛推荐基础上,经专业评审,评选产生本科组获奖优质课例 25个;高职组(含职业本科)获奖优质课例 32 个。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承载着维护未来国家安全的使命与责任,加强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此次征集和展示活动,旨在结合学科优势和专家资源,开发一批鲜活生动的国家安全教育课例,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共用。

现场,优质课例负责人面向全省各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课教师,介绍了自身上课的相关思路。

可以发现,不少国家安全教育优质课例都有着一些共同点,例如重视结合最新案例、体验式教学以及跨学科融合。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彭坤是此次优质课例一等奖获得者,“上好这堂课,就是要让同学们积极参与,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担当。不仅传递知识,也要让同学们学会解决问题。”

她的国家安全教育课将从一个问题开始——“你的手机里是否有身份证照片?”课上,则设置寻找照片泄密处、学生自主讲解国安案例等环节。不仅如此,这堂课的课堂测验并非传统考试,而是由模拟游戏代替,让同学们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担任校园“安全特工”。

彭坤介绍,这堂课的课堂互动率超80%,并且影响力不断向课堂外延伸。目前,学生们正组织成立校园网络安全社团,计划开展公共wifi风险检测志愿活动。

活动上,《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编写组成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春梅现场分享了教学经验。

“国家安全教育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强集体备课,认真研究新教材。”她提到,授课教师都倾向于使用案例式教学,但目前不少学校都出现了“多个课堂出现同一案例”的问题,让学生反复接收类似信息。因此,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建立资源库,带来更多知识增量。

韩春梅建议,还可以更好地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例如AI教学,加强教学辅助资源,不断提升教学实效。

南方+记者 钱明雅

编辑 彭正子 李杰伦
校对 裴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