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湾区学校高中计划扩招,将开设学科特色班级

广州教育头条
+订阅

4月11日,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下称“清湾”)科技节展示活动现场,7名师生手捧带有丁烷的泡沫,点燃传递却毫发无伤,收获在场学生们阵阵掌声。

00:11

掌上传火!清华附中湾区学校师生展示神奇化学实验

此次科技节从各学科组选出40余个项目集中展示,全校师生均可根据导引卡片依次打卡体验每个项目。此外,现场还透露今年清湾高中将有扩招计划,预设6个高中班,其中特色课程班数信英才班2至3个。

人文学科也能呈现科技发展之脉络

“为满足学生们对科学的好奇心,科技节活动成为了学校每年的保留项目,通常持续一个月”。清湾教务处教科研负责人吴松涛介绍,此次科技节于3月10日至4月11日举行,过程中各学科组教师带领学生们围绕科技主题创作相关作品,最终选出40余个项目,分成体验类和展览类于4月11日集中展示。

在所有的展示项目中,化学老师们带来的“掌上传火”实验成为全场焦点。清湾化学老师陈翠蓉介绍,该实验利用了丁烷气体易燃的特性,在实验开始前她们准备了一盆清水和一盆加入洗洁精的水,先让丁烷气体通过带有洗洁精的盆里产生大量气泡,再让实验参与者的手浸入清水蘸湿,使其手部形成一层水膜,“丁烷气体燃烧非常迅速,点燃后手部的水膜会隔绝高温,确保安全”。

“这个实验单人也能做,但我们希望通过传递的形式让大家形成一种协作精神,同时也代表着师生之间科学探索精神的传承。”陈翠蓉说。

除了理工学科,现场同样展示了各人文类学科结合科技元素创作的作品,如历史学科就让学生们现场体验了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同时展示了中国古代已知最早的印刷广告。

在吴松涛看来,理工学科是科技的底层逻辑,推动着科技的发展,而人文学科虽与科技弱相关,但却也记录和映照着科技的发展过程,为大家呈现科技发展的整体脉络。

今年计划开办2到3个高中特色班级

“学校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营造科学探索和创新的氛围来放大学生在某些领域的特点。”清湾高一年级级长贾若男表示,学校日常设置了计算机等选修课程,每个学生也可自由选择学习导师,同时每一届都会有许多原本擅长数学、信息学等学科的学生,为此清湾还设置特色班级数信英才班。

数信英才班为清华附中湾区学校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共建创新教育基地并设立的特色班级,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数信研究院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对该班进行指导和支持。

“特色的班设立有利于对在基础学科研究、数学和信息学方向有专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进行深度培养,学生可通过强基计划、综评、高考等多种方式录取到清华、北大及其他国内一流高校。”贾若男说。

现场,清湾教务处副主任梁菲菲透露,2025年清湾高中预计开设6个班级,招生人数预计比往年增加,其中数信英才班开办2至3个,学生可通过学校自主招生或第三批次第一志愿报考清湾就读数信英才班,录取会侧重数学、信息学或科技特长及创新潜质。

“未来,学校还计划将人工智能融入课程体系,借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资源力量,制定包括五大学科竞赛课程、高研实验室课程、领导力课程、大学先修课等方面的科技和文化融合课程,面向具有创新潜质和有更高发展需求的部分学生”。梁菲菲说。

采写:南方+记者 谢望海

拍摄:南方+记者 许舒智

剪辑:南方+记者 徐昊

编辑 朱琦
校对 张芳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