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一场主题为“AI 与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座谈会在江门举行,吸引了国内外 AI 领域的行业“大咖”和专家学者、新能源重点企业代表参加。期间,多名专家、企业代表分享了干货十足的主题报告,其中不乏观点独到的真知灼见,多次赢得与会人员的掌声。
一场AI赋能新能源的“头脑风暴”
这场座谈会的主题很明确:当前席卷全球各行各业的AI浪潮,如何赋能新能源产业?
会上,江门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晓晖率先发言,分别从政策导向、产业布局、创新业态等方面,阐释了江门市 AI 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方向。
中创新航江门生产基地。 南方+记者杨兴乐 摄
近年来,江门市规划建设 1395 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集聚区,高标准建设包括新能源电池产业园、江睦新能源双碳产业园在内的 11 个特色园区,形成 “引进一个龙头、带动一串产业、辐射一片区域” 的集聚效应。与此同时,广东省 20 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均在江门布局,中创新航、海目星、优美科等领军企业相继落户,推动新能源产业从原材料、电芯制造到装备及回收利用的全链条布局,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增长极。
产业基础已然夯实,江门如何借AI之力实现新能源产业“从有到强”的跨越?这一问题的答案,在随后的专家“头脑风暴”中逐渐清晰——
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田玲以《数据+知识驱动的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为题作分享报告;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二级教授张振刚以《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科技和产业融合发展》为题作分享报告。
张振刚作主题分享。
其中,张振刚指出,在建立安全有序的人工智能应用规范、为中小企业提供算力支持及技术共享等公共服务、打造开放多元化应用场景等方面,政府将扮演关键角色。同时,人工智能基于大模型的数据分析能力,可以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与效率,全面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新能源企业应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的赋能作用,将人工智能视为战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东丽先端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董刚则以《锂电池涂布机的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带来的设备革新》为主题,分享了该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与实践。
“例如,在智能化工艺控制方面,我们引入干燥模拟系统,实时采集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材料特性),结合AI算法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试错成本,实现工艺参数的自动调整与故障预判。”董刚表示,东丽先端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在锂电池生产线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领域处于行业前沿,长期专注于极片镀膜技术的突破。未来,该公司计划通过工业物联网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从数据采集、分析到设备自主决策的闭环系统,目标实现24小时无人值守生产。
刘静瑜作主题分享。
压轴发言的是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静瑜。她认为,AI技术的爆发将深度重塑新能源产业,其影响不亚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新能源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但这一阶段的产能扩张肯定是高质量的,也是以技术实力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在新能源电池的研发与生产变革过程中,AI可大幅缩短实验验证周期,降低资源浪费,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电池寿命管理与回收流程,实现资源高效再生。”
一场产业“匹配度”拉满的对接会
围绕AI赋能新能源产业这个话题,这场座谈会不仅是新能源企业的一次行业盛会,更是一场新能源合作的对接会。
从活动的企业名单看,江门本土的新能源重点企业悉数出席——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第十、国内第三,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五;江门市优美科长信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长期专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设备及电子产品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贝特瑞等头部企业……
再看受邀而来的外地企业,行业“咖位”也很高。
例如,东丽株式会社总部位于日本东京,是世界知名的综合型化学企业,在全球 29 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90 家关联公司,业务涵盖纤维和纺织品、高性能化工产品、碳纤维复合材料、环境和工程、生命科学等领域;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锂电池隔膜行业龙头,打破了国外企业长期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第一家提出 “动力锂电池隔膜” 概念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项行业第一的技术;诺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自主研发并生产电解铜箔的新材料高科技企业,旗下拥有四大电解铜箔生产基地;龙电华鑫(深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锂电铜箔行业头部企业,2024 年预计营业收入超百亿元……
无论是从企业的行业地位看,还是从产业匹配度看,江门邀请这么多国内外新能源巨头齐聚侨乡,用意不言而喻。
图为中创新航研发的新能源电池。
作为广东省新能源电池核心原材料主要生产基地,江门已基本形成覆盖“新能源电池原材料、电芯制造及 PACK 成组、电池生产装备及电池回收利用”的产业链领域发展格局。其中,作为全国排名前三的动力电池企业,中创新航充分发挥牵引作用,带动广州天赐、深圳科达利、武汉精测电子等上下游优质企业落户江门,推动芳源、海目星等企业增资扩产,是引领江门新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链主”企业。
“我们希望邀请更多有实力的新能源企业,进一步了解侨乡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潜力,并促成他们与本土企业加强合作,推动更多新能源产业项目落地。例如,他们既可以配套中创新航江门生产基地,布局NCM高镍三元产能;也利用江门芳源环保公司的镍钴资源,共建前驱体项目。此外,还可以依托江门双碳实验室,开发新一代高能量密度负极;利用江门化工园区优势,建设高分子新材料生产基地。”新会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董有逸(除署名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