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带学促提升!“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学员走进新会

南方+

近日,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学员示范带学活动(第一批)启动仪式在江门市新会区教育局举行,27名省级培养学员将深入新会多所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示范带学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主题为“示范带学促成长 引领助力谱新篇”,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项目执行办公室承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北京师范大学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江门市新会区教育局联合协办,旨在通过省级优秀教师的辐射带动,构建基础教育优质发展的新生态。

活动中,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薛凯方以“三个是”诠释活动意义——是精神的传承,是专业的锤炼,更是均衡的实践。他表示,将深化与新会区合作,建立长效对接机制,助力新会区打造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

新会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晓东则以“三个要”明确要求——要珍惜机遇,要精心组织,要学思践悟。他表示,期待以启动仪式为起点,推动新会区教育教学工作迈上新台阶,谱写基础教育发展新篇章。

现场,省级培养学员与新会区教师进行教学教研结对子。省级培养学员代表韩英作出“三个以”的承诺——以树树相摇的初心、以倾囊相授的诚心、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做担当有为的教育者。

教育之路,薪火相传。4位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学员从科研破题到德育创新,从戏剧育人到家校共育,全方位赋能教师专业成长。

广东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培养对象、深圳市陶行知研究会班主任成长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教坛新秀、深圳市罗湖区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迟彦以《课题研究中的“卡点”如何破?》为题,妙解课题研究四大难题:“小题大做”觅真问、“以全求精”建图谱、“抽丝剥茧”明概念、“量体裁衣”定路径,为教师专业成长开辟新路径。

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广东省首批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东莞市优秀班主任、东莞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陶素华在《主题班会巧设计》讲座中,以“温度·深度·效度”三特质重塑德育认知,独创“目标—题目—框架—形式—素材—评价”六步设计法,将主题班会升华为润德无声的艺术。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党政办主任、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优秀成果特等奖获得者潘莉莉的《教育戏剧,焕新班会课的魔法》讲座别开生面,以“习式·语言·思维”三维度解构教育戏剧,通过情境模拟、角色互换等互动体验,让“戏剧即生命对话”的理念走进与会教师的内心。

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小学专职副书记、广东省家庭教育指导师、珠海市优秀教师、珠海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裘红在《“慧”沟通,打造“双向奔赴”的家校关系》讲座中,深度剖析家校矛盾症结,采用“案例诊断+策略输出”的模式,通过多个典型家校沟通案例,生动传授了极具可操作性的沟通方法和组织家校共育活动的策略技巧。

撰文:黄绍侦

通讯员 谭玉兰 谢礼国

摄影:黎友芬 谭荣灿

编辑 钟惠琳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