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现场交流会:探索“两社三中心”佛山路径

南方+

把长期闲置、缺乏管理的小区公共配套用房,引入第三方机构改造盘活,提供古筝、古琴、舞蹈、陶塑等公益课程,成为居民公共文化活动的好去处;将室内、外近1000平方米的公共空间,链接心理咨询工作室、书店等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运营……

这是佛山社会工作推动基层善治的生动写照。4月11日,佛山召开“两社三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全市五区围绕如何推进“两社三中心”试点建设作交流,多个独具亮点与特色的社区探索举措吸人眼球。

佛山召开“两社三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  南方+ 肖霞 拍摄

佛山召开“两社三中心”建设现场推进会。  南方+ 肖霞 拍摄

当天,禅城智城社区、南海翠颐社区、顺德德和社区、高明中山社区、三水映海南社区分享自身社区探索经验。五区社会工作部围绕如何推进“两社三中心”试点建设作交流。

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报告提出,完善“一核多元、简约高效”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全科网格和“创熟”经验,开展“两社三中心”试点,全面提升基层善治质效。为扎实推进“两社三中心”建设试点,今年,佛山提出将在禅城区、南海区高标准打造13个省级试点社区,各区分别选取不少于5个社区打造市级试点。

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是党委社会工作部的一项重要职责。作为经济大省,广东包容度高、外来人口多、流动性大,为地域发展带来人口红利,但是在基层治理上,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省委社会工作部于2024年提出建设“两社三中心”,即把社区努力建成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体现社区社气、社品。

住宅小区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如何把社区从行政末梢变成治理前沿,需要的是绣花功夫与工匠精神。去年以来,佛山加快推动健全创熟指挥体系和动员体系,促进邻里之间从“相见不相识”到“相聚相亲”转变。

例如,禅城区小区治理扎实有效,率先推动城乡社区公共用房实现有效利用;作为全省“两社三中心”建设和社区运营试点单位,南海区通过情感治理唤醒居民公共精神、引导居民互信共治,构建起以“熟人社区”为基本单元的系统治理模式;高明区积极探索协商意识机制,小洞村入选全国首批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省委社会工作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场会就在佛山召开,实地走访佛山先进社区、乡村,切实感受佛山大力推进“熟人社区”创建,推进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做法和成效。

“我们要发挥佛山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主动作为,提升佛山‘两社三中心’建设影响力,打造佛山品牌与特色。”佛山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高炜琳强调,在推进“两社三中心”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理清思路,聚焦任务,把握好规范建设跟特色发展的关系,完善党建有效引领、群众协商议事、多方力量参与、优质服务供给“四条路径”,探索各具特色的社区经验。

采写:南方+记者 肖霞

通讯员 洪宏

二维码  南方+ 肖霞 拍摄

编辑 黄逸豪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