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子声、磨砂声此起彼伏,小主播的新闻播报断续传来,油墨香气扑鼻而来……近日,在禅城区石湾镇街道泷景社区的泷心“治慧之家”,一堂堂特色课程接连开课。这是禅城区去年底启动活化社区配套公共服务用房试点工作后,石湾开辟的首个示范点的繁忙景象。
从废弃场地变成泷心“治慧之家”,泷景社区通过创新“以社养社”模式盘活闲置资源,实现了石湾社区闲置资源优化案例的“破零”,为全区社区配套公共服务用房活化作出示范。
“社工+志愿”双联动,激活治理新密码
此前,泷心“治慧之家”所在地是一片被遗忘的角落。近年来,泷景社区在深入调研、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坚持以活化资源为目标,以满足居民服务需求为抓手,引入第三方合作机构,以“公益、低偿并行”的社会化运营模式,将闲置场地、特色课程、技能培训、青年夜校等要素深度融合,通过创新“以社养社”模式盘活闲置资源,实现了社区闲置资源优化案例的“破零”,成功探索出石湾首个社区闲置配套公共服务用房活化模式,打造出一个多元化、综合性的服务平台,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泷心“治慧之家”自去年11月成立以来,就面临着提供怎样的服务、如何提供服务的问题。为此,泷景社区负责团队与第三方机构组成调研组,通过走访调研、现场咨询等方式,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梳理出居民需求清单,整合430托管、周末托管、寒暑假托管、公益课堂等资源,推出“托管服务+兴趣课堂”组合拳,为居民群众提供“全年无忧”的托管中心、儿童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现场设有共享交流区、木有趣木工坊、科学探索天地、艺术创想空间、童音广播站以及亲子互动乐园等多个功能区域。
去年11月,泷心“治慧之家”成立揭牌。
解决了提供怎样的服务这一问题后,泷心“治慧之家”积极响应泷景社区作为“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社区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优势和特色,以“专业社工”为基础,不断培育和发展社区志愿者,充分调动周边“一老一小”、全职妈妈加入志愿服务活动中,使之成为社工队伍重要补充力量,构建起“社工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带动各方”的组织体系,为激活基层治理解锁新的密码。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件事到一个社区,泷心“治慧之家”实现了专业社工人才与志愿者的“双向奔赴”,用志愿服务的温度助推社区发展的新高度。
如今,泷心“治慧之家”变成了附近居民喜爱的新打卡点。
全年龄段全覆盖,打造“成长+兴趣”生态圈
自去年底第一节亲子绘本阅读课在泷心“治慧之家”顺利开课后,泷心“治慧之家”通过整合各类资源,开发、设计出适合不同年龄段居民的特色课程,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开始走进“第二课堂”,获得成长,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针对婴幼儿孩童,泷心“治慧之家”与满纷托育园开展合作,设置了专门针对婴幼儿成长的特色早教课程,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玩转色彩的世界,也可以畅玩各种益智类游戏、感统游戏等,进一步解决附近居民周末带娃难题。
泷心“治慧之家”举办活动覆盖人群达4000人次。
针对青少年儿童,泷心“治慧之家”不仅开设了“我是小主播”青少年儿童播报新闻课,还设置了特色木工、绘本阅读、科技小达人、书画等课程,进一步提升孩子动手和思考能力,帮助更多青少年儿童培养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不同行业、不同诉求的成年人,也能在这里找到适配的课程。备受信息爆炸困扰的职场新人,可以选择零基础AI全场景实战课;对掌握新技能有追求的成年人,可以选择成人国画、成人书法,尤克里里、陶艺彩绘等课程;想要打造轻盈体态的居民,也可选择木棍瑜伽课程。
截至目前,泷心“治慧之家”已开设各类特色课程超100场次,开展托管服务50次,覆盖人群达4000人次。
泷心“治慧之家”已开设各类特色课程超100场次。
接下来,泷心“治慧之家”将继续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出发点,探索并打磨活化社区资源的最优路径和最佳模式,创新性开设更多暖民心、惠民生的特色课程,让更多群众都能够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服务,让他们的笑容更多、心里更暖、生活更甜。
采写:南方+记者 李晓莉
通讯员 林杰绿
通讯员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