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古装剧,奇幻类型占据半壁江山。
观众爱把它当电子榨菜,可有时候槽点多到下饭都齁得慌。
AI成精的木头人演技污染眼睛、一开口全是老熟人(配音演员)串场。
前脚还在烘托高端设定世界观,后脚全员上头变“恋爱脑”,搞事业不如谈恋爱,奇幻壳里藏着古偶心。
虚化背景滤镜蒙上十层八层,磨皮曲线拉到底,人均韩式水光肌,呼之欲出的廉价影楼写真风。
说好的中式美学,完成度却难以言说。
但刻入DNA的追剧口味让我们在上了100次当后,还是会第101次打开带有“中式美学”tag的国产奇幻剧。
新剧《不思异:志怪》就是最近挖到的意外之喜(六年前短剧《不思异:录像》,在B站就爆红过)。
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主题曲MV:
妖祟精怪的登场方式那叫一个花样百出、千妖千变;
视觉特效能看出经费有限,可钱不在多,花在刀刃上则灵,拿捏住了诡异中带点靡丽的感觉;
主角团的宋制服装干练又清爽,像是从史书上抠出来的。
没想到,竟然在无热搜、无流量明星、无大制作的“三无小网剧”里看到了久违的“中式美学”。
审美是高级的,改编是灵活的,元素是国风的,《不思异:志怪》有的是花招和“手段”引人上钩,我愿称之为“钓系剧”。
01
高级审美下的沉浸式体验
《不思异:志怪》讲述了捉妖小分队PK横行人间之妖邪的故事。吴进将军意外拥有月人之力,改行成为了捉妖师。传闻群妖会齐聚天罗镇,吴进带着故人之子余辉前往。途中,他们和“同行”水瑶不打不相识,结为捉妖搭子;亦结识了前往镇上教书的书生李言,引为知心朋友。在危机四伏的天罗镇,他们得到女掌柜宋知茹的诸多帮助。齐心除妖使众人的友谊愈发深厚,但与过往身份相关的秘密却引发了变故。
对于中式奇幻志怪剧,氛围对味,成功一半。
什么是“对的氛围”?
即观众觉得视觉、触觉和听觉被全方位调动,坠入沉浸式体验中。
这就需要剧方在造型、摄影、音乐等方面都能支棱起来。
细细数来,《不思异:志怪》里出现了十余种妖怪,其造型奇特怪诞,还都不重样,每一只都按其秉性具体设计。
就拿主角团之一的猫妖大橘来说,它肢体灵活,行动敏捷,好奇心很重,爱吃小鱼干。吴进和水瑶如何降服它呢?尚且用不着用“魔法”打败“魔法”,利用猫的习性,捉妖如呼吸般简单。看到镜子折射出光斑就引猫妖出洞,相信铲屎官们都能会心一笑。
乍一看,狐妖马介甫的造型让观众横跳在“怪”和“奇”之间。俊美男狐狸精?不存在的。再仔细看,妖娆红妆摹画了赤狐的眉眼,略显夸张的衣服源自古代武士的裲裆服饰。缱绻依偎、耳鬓厮磨的举止则酷肖小动物亲昵主人的神态。
皮影夫妇戴着华丽繁复的头冠,镜头拉近,可看到两模两样的造型细节。女子的头冠装饰偏向田园牧歌风格,男子的头冠图案是更为凌乱的诡异云纹,这恰好印证了两人在落难后截然不同的心境:女子念旧,沉溺在美好安宁的幻影中;男子愤懑,欲把不公命运施加给他人。
即使没有出现志怪的场面,观众也能隐约感知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不安,似乎剧中的世界摇摇欲坠、恍惚迷离。
其实,这种感知来源于拍摄的巧思。
屏幕如典籍画卷般徐徐展开,这里的画幅使用了特殊的2.4变形宽银幕。扭曲的背景则是鱼眼镜头的功劳,在正常中创造异常。
主角脸上不是惨白一片,而是荡漾着暖黄色光晕。这是由于剧中使用了日光、月光、烛光等自然光源,以风雨雾火等摇曳的动态元素,带来了自然生动的呼吸感和稍纵即逝的迷幻感。
在不多的预算下,如何实现不流俗的视效呢?看了导演特辑才知道,穷也有穷的办法:泛着紫光的异世界,其实是流动彩色灯管加超大鼓风机的手笔。狐妖那花非花、雾非雾的诡谲登场,用到了老式烟雾机制造云烟。为了捕捉到完美光线,剧方在野外一蹲就是几个小时,这期间还能顺便调试下威亚。
“土法炼钢”虽寒酸但有效,比起常见的电脑特效,反而带来了落地的诡异感。
大饱眼福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别致的配乐。时而活泼灵动,时而哀怨悱恻,每处BGM都恰如其分地契合故事逻辑。
如白衣女出场BGM借助如泣如诉的唢呐凸显恐惧和愤怒,猫妖大橘出场时用二胡模拟顽皮猫叫。特殊吹奏的笛声为狐妖马介甫的旖旎心思助阵,哼哈的女声元素则是酒虫施法魅惑人心的伴奏。
查看了花絮,原来剧中的配乐采用笛子、唢呐、箜篌等多种传统民间乐器,融合电子音乐和特色人声,既有悠长蜿蜒的东方意韵,又有错错杂杂的滂沱气势。
从夜航船甲板上若隐若现的雾气到虚空境世界里如梦似幻的宅邸,从字芒妖脸上镌刻的符文到箜篌声中暗藏的颤音……每个细节都经过用心思量,将观众缓缓引入魑魅人间,不知不觉沉浸于神秘莫测的奇幻世界中。
02
古典文本与现代议题嫁接
《不思异:志怪》的单元故事灵感来源自古典志怪文学,好这口的观众可能轻轻松松就能发现《聊斋志异》《子不语》《酉阳杂俎》《阅微草堂笔记》《醉茶志怪》等唐明清志怪小说的影子。比如《马介甫》出自《聊斋志异》的同名角色,《字芒》借鉴了《子不语·文人夜有光》的部分设定,《长须国》则能在《酉阳杂俎》中找到原型。
《不思异:志怪》虽以志怪文学为叙事蓝本,但并非简单的拿来主义。编剧团队的思路挺清晰的:尊古+破古。在现代化改编中大胆替换核心命题,使之与当下社会议题更为接轨,也更符合观众的口味。
《聊斋志异》原著中,擅长幻术的马介甫介入了一对悍妻懦夫的婚内纷争。但剧中把他改成了一只知恩图报的男狐,为报答妇人杨沅青的恩情,变成其丈夫的模样陪伴她。
“女为狐媚害即深”的传统故事讲了几千年,充满了刻板印象,《不思异:志怪》却塑造了有情有义的男狐狸精,兼具刚柔特征的他是对二元性别符号的改写。
杨沅青面对男狐的以身相许,直言“恩情不是爱情”,使他明白“不相欠、不依附”的独立人格。善意无需等价交换,传递给他人更能焕发持久光彩。这一观念闪烁着现代观念的智慧。
剧中对长须国的改编也很有意思,《酉阳杂俎》的原著讲述了:读书人飘零至海上异国并娶了当地公主,后发现一切皆为虚妄。
剧中把女主角水瑶设定为失忆的长须国公主,当年,她的父母没有交出广寒玉,后被北郡灭国。多年后重逢已沦为乱世遗民的故人,他的儿子也死在了战争中。
在肯定王公贵族深明大义的同时,也以长须国普通人的立场控诉自己无法自主选择命运。历史不仅由掌权者书写,也由寂寂无名的小人物构成,不同视角下看待事物的方式亦不同。
借助边缘角色的不平,剧集跳出了“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宏观视角,聆听“可怜无定河边骨”的微弱哀鸣。
《不思异:志怪》里还塑造了鲜明生动的女性群像,她们背后的故事折射了古今女子共通的性别困境。
宋知茹十五岁当家成为天香阁掌柜,把生意经营得有模有样,却还得经受族人同行的非议批驳。杨沅青因丈夫家暴逃回娘家寻找庇佑,家人却只顾声名,同行的老夫子满口“女德女经”地规训其言行。孔婆婆痛诉女子被裹足、割乳、束胸、殉葬的历史,在环境的压迫下心态扭曲,从被害者沦为施害者。
压迫之处,必有反抗。行走江湖的水瑶弃暗投明、惩恶扬善,颇具侠女本色;宋知茹多次用智慧化解危机,不惧不乱,分寸不让应得权益。杨沅青不被三从四德洗脑,认清现实后毅然选择新生。白钰不服从养母孔婆婆的恶行,心系孤儿院孩童,即便已香消玉殒也要选择正义之道。女子们看似离经叛道的选择,实则彰显了独立清醒、领先于时代的女性意识。
志怪小说是古代文学的瑰宝,借神怪妖魔谈人间百态,用非人角色和荒诞逸闻解放人欲消解不可说的禁忌。小说中从不缺少具有反叛精神和自由意志的角色,他们挣脱世俗的枷锁,挑战既定的规则,展现纯粹炽烈的人之欲。
《不思异:志怪》的创新性和批判性与志怪文学不谋而合,直面荒诞,幻中求真,以古喻今,既保留了古色古香的传统魅力,又不回避对现实问题的联动关注。
当古典志怪故事与当代社会议题相互碰撞,传统母题在现代语境中被激活,焕发出灼人的生命力,生长出现代化的新芽。
03
立足本土文化的中式奇幻
“就是这个味”“味对了”。
刷《不思异:志怪》的相关视频时,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评论。
准确地说,这味道,指的是立足于我们本土文化元素的国风韵味。
剧中展现了许多非遗文化:耍牙、皮影、傩戏……且并非简单元素的堆砌叠加,而是根据剧情所需进行巧思设计。
《夜航船》单元中的萨迦巴姆,扮演者是第七代非遗耍牙传承人。含着野猪獠牙变脸的桥段,居然纯粹由人工完成。他把多颗野猪獠牙含在嘴中咬、舔、吞、吐,快速弹吐的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古老的耍牙技艺为萨迦巴姆增添了几分怪异而神秘的色彩。
《皮影》单元大量运用皮影元素却无一重样。制作团队首先精心设计图样模型,随后一刀一剪,手工打磨。在灯影戏中,皮影被一双看不见的手操控,这种表现形式映射出皮影夫妇相望却无法相守的悲剧命运。
为庆祝天穿节,镇民们身着奇装异服,上演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打夜胡表演。赶妖纳福、驱瘟避疫的傩戏仪式深受民间推崇,广泛流传于各地。傩戏本身分为阴阳两式,完美契合了诡异神秘的氛围。
《不思异:志怪》也探讨了儒、道、佛等中国传统思想。
书生李言是儒家代表,以仁义礼智信约束言行。与潇洒不羁的江湖儿女相比,他身上多了一份稳重严谨的书卷气。但面对老夫子对女子的轻视,他亦能挺身而出,为其仗义执言。
捉妖师吴进受水瑶与妖怪结为伙伴的影响,从“除尽天下妖”转变为“以善恶为判断”,整个人都更有人情味了,这也符合道教万物有灵、道法自然的观念。
《虚空境》和《一念》的平行世界与佛家“万法皆空”相互呼应。从佛家思想的角度来看,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与其困于往日执念,不如把握眼前。
无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传统文化思想,均为中国传统宝库的馈赠。
纵览不同国家的优秀奇幻作品,会发现它们的共通点——都扎根于本土文化元素的土壤。
《指环王》与《霍比特人》源自北欧神话,《哈利·波特》交融欧洲中世纪巫术,《异教徒》根植于英国宗教传统,《寻梦环游记》展现墨西哥亡灵节文化。
日本的《雨月物语》和《怪谈》取材于雪女、无耳芳一的日本民间传说,借鉴日本能剧的表演方式,运用物哀美学营造出一种古典静谧的氛围,展现出浓郁的东方神韵。
《不思异:志怪》的中式奇幻之所以“对味”,正是因为它根植于我们自己的文化沃土,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合理而大胆的想象。
在中式奇幻剧陷入泛滥之际,《不思异:志怪》的可贵之处在于:以古典故事为根基,深度剖析现代议题,实现了美学突围,为创作开辟新范式。
凭借对中式美学的执着追求,它打出了一张别出心裁的牌。
这份执着,尤显真诚。
诚然,这部剧依然有缺点,比如部分演员的表演仍需精进,但这部小而美的国产剧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作者 | 艾 米
编辑 | 楼 主
校对 | 胡 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